林時羽醫師分享一份來自丹麥、長達50年的大型研究,追蹤超過7.8萬名男性後發現,精子品質不僅和生育有關,更與壽命長短息息相關,她強調,男性不孕不是單純的生殖問題,而是全身健康拉警報的「哨兵」。研究顯示,不孕男性除了癌症風險提高,例如睾丸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外,也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這些健康隱憂可能和慢性發炎、荷爾蒙失衡或長期暴露於環境毒物有關,因此當男性被診斷不孕時,代表身體已經釋放出警訊。
推薦新聞:別點這道菜!餐廳老闆吐實「花大錢吃剩菜」 曝4大地雷
林時羽進一步提醒,男性若有不孕問題,建議不只要做精液分析,還應同步檢查體重、血壓、血糖、血脂,並依年齡和家族病史進行癌症篩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正常精子數一次射精總量應超過3900萬顆,精子活動力至少要42%以上,正常形態的精子至少需達4%。若數值低於標準,並不一定完全無法生育,但必須進一步檢查,找出潛在的健康風險。
至於如何守護精子與健康?林時羽建議從四大方向著手:
一,飲食上多吃深海魚、堅果、全穀物及蔬果,少碰油炸與加工食品
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菸、少酒、規律運動、不熬夜
三,避免環境荷爾蒙干擾,減少使用塑膠製品
四,學會紓壓,避免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林醫師呼籲,男性不孕的背後,往往是全身健康的縮影,檢查精子品質,其實就是在檢查自己的健康狀況。

抗發炎吃對堅果 醫師揭「排名冠軍」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