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崴科技營養師洪秋雅指出,身體進行各種新陳代謝、消化、排毒等化學作用時不可或缺的九是水,而水分子要能穿梭進出細胞,輸送營養,排出廢物,但怎麼選很重要,像是大家常喝的純水(RO水),雖然甘甜順口但缺乏礦物質,長期飲用可能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更年期後的中老年人荷爾蒙下降骨質流失速度快,也會提高骨質疏鬆風險。

推薦新聞:65歲徐爸爸腰痠腳麻差點無法走路 奇美醫院幫他找回退休活力

洪秋雅表示,從近年調查及科學研究發現,國外「長壽村」的秘密極大程度就藏在日常飲用水裡,因為自然環境共振在水中形成小分子團,通透性高,能輕易滲透細胞膜,將更多能量及溶氧帶進細胞,協助新陳代謝,易於排除細胞內淤積的代謝廢物,有強化細胞活性、排毒、提升免疫能力等正面助益,長期飲用下可讓身體更輕鬆舒爽。

營養師提到,多喝水除了解渴,也能避免突然的心肌梗塞或中風。紅崴科技提供
營養師提到,多喝水除了解渴,也能避免突然的心肌梗塞或中風。紅崴科技提供

洪秋雅提到,夏季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中風猝死的人數有增加趨勢,高溫環境使得心臟需要更多氧氣,導致負荷增加,加上流汗過多使得血液變得濃稠,如果沒有補充足夠水分,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提高,多喝對身體有益處的好水,是最簡單的養生方法。

洪秋雅提醒,茶、咖啡中有咖啡因、茶鹼等成分,運動飲料含有糖分、其他化學物質,有利尿的效果,攝取過多反而會讓身體更缺水,而且不只勞動、運動,就算整天坐在辦公室也會缺水,「有呼吸就會」,一天就會流失450C.C到1900C.C不等,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戶外運動前1小時應「適量」喝水400-600毫升,戶外活動中每15分鐘應飲水200-300毫升,且要慢慢喝別「牛飲」,喝得太多、太快甚至會「水中毒」,至於要喝多少,洪秋雅建議,以體重乘以30,就是每天喝水量,如果有運動等流失大量水分,可以乘以40,「喝慢、喝夠、喝好」就是訣竅。

營養師提醒,激烈運動後快速大量飲水,有可能「水中毒」,不可不慎。紅崴科技提供
營養師提醒,激烈運動後快速大量飲水,有可能「水中毒」,不可不慎。紅崴科技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林口山區工寮火警撲滅驚見焦屍 確切死因、身份待檢警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