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指出,比較便宜的雞蛋,大多來自雞籠裡關養的雞,雖然能提升雞的生產效率,但也限制雞的活動範圍,並讓他們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相對的,高價雞蛋來自無籠飼養,甚至是放養的雞,飼育方式更貼近自然,雞可以自由活動、曬太陽,從而釋放壓力,使雞本身更加健康,對於雞蛋的味道、品質及口感都有影響。
另一方面,低價的雞蛋為了賣得便宜,有些會在飼料上降低成本,例如使用進口玉米或基因改造原料,雖然飼料的數量能大量供應,但品質也會相對犧牲。
反之,生下高價蛋的雞,多數是使用自製的飼料餵養,飼料中可能包括無農藥的牧草、綠色蔬菜、米糠等等,不僅營養均衡,也更貼近於大自然;這使得生下的雞蛋,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蛋黃的顏色更加鮮黃,味道也更濃郁。

南部受災戶拿帆布遮屋頂 竟遭挺綠人士酸:為什麼用「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