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今(5/21)與三總北投分院舉辦記者會,透過真實病友故事影片,強調長效針劑的重要性。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指出,超過5成思覺失調症病友會在首次住院1年內復發,若未穩定治療,復發率高達9成。這不但傷害大腦,也增加家庭和社會壓力。長效針能穩定病情,減少復發,是提升治療效果的好工具。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打詐奏效!案件降20%財損大減40億 林熙蕾關穎現身頒獎
思覺失調症其實是大腦生病,常見症狀像是幻聽、被害妄想,但病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生病,也不知道怎麼求助。三總北投分院的楊蕙年主任指出,病友常缺乏「病識感」,家人也不知該怎麼辦,平均發病後得拖到1年半才確診,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
精神科醫師陳泰宇指出,除了口服藥物,現在已有每月、每季、甚至每半年施打一次的長效針劑。這類針劑能穩定藥效,減少復發,不僅讓病友生活更有品質,也減少住院天數,醫療費用大減近5成。國際研究也證實,長效針劑能幫助病人回歸職場、重返學校,對家庭負擔也有明顯改善。
許多街友其實是因為思覺失調症未被治療才流落街頭。三總北投分院醫師走出診間,深入街頭與社區,不論是家訪、電訪還是緊急送醫,都盡全力協助。他們像變色龍般融入街友群體,只為說服病友接受長效針治療。這樣的努力,讓許多病友恢復現實感,有人重返家庭,也有人重拾工作與尊嚴,成為社會一顆重要的螺絲釘。


夜遊史前館!首度開放露營 原住民古謠、電子樂8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