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中明確指出,國中小學生還沒成年,手機是否能帶去學校,必須家長同意,且一律集中保管。而高中生已有基本的自律能力,則由老師、家長與學生共同開會討論怎麼管,但一間學校只能有一套統一做法,不能各班各有規定。

 

教育部表示,手機、平板等行動載具雖然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手機成癮、沉迷遊戲與社群媒體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也影響上課的專注與學習品質。學校應該在尊重學生使用權益的同時,維持課堂秩序,因此國中小在上課時間,除非是為了學習或緊急聯絡,原則上一律關機,可以選擇關電源或調成飛航模式。

教育部也補充,早在108年就訂出「載具使用原則」,並請學校制定管理辦法放上網站公開,如今再度修正,就是希望讓規定更明確、彈性更大,讓每所學校都有依據可以調整,同時兼顧學生權益與學習環境。

這次草案修正最重要的就是三大重點:明確化管理對象、使用方式有彈性、分年級採不同管理方式。未來高中怎麼管手機,會邀請學生代表參與討論。教育部也開放大家上網留言,蒐集更多意見後,再定案推動新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玩具總動員》經典角色現身大稻埕!30週年復古玩具店限時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