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清明時節維持健康,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避免油膩、辛辣食物,以減輕肝臟負擔。推薦兩道適合清明時節的養生食譜:
淮山扁豆薏米瘦肉湯:這道湯品能健脾祛濕,適合連假期間暴飲暴食、脾胃虛弱的人。將淮山30克、扁豆30克、茯苓15克、生熟薏米各15克、陳皮6克、紅棗1顆與適量瘦肉一起煮1.5小時即可。
山藥百合粥:適合脾胃虛弱、肺燥咳嗽或失眠多夢的人。將山藥100克、百合50克、粳米100克與適量水煮成粥,最後加入冰糖調味,即可滋養脾胃、清心安神。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高凌風獨子記取酒駕教訓 賓士車晾在家裡(狗仔直擊)
清明時節容易影響肝脾功能,透過穴道按摩可幫助身體適應氣候變化。推薦以下三個穴位:
太衝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與第二趾中間凹陷處):可疏肝理氣、緩解頭痛、目赤腫痛。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方約3寸處):有助於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與腹脹問題。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上約3寸處):可調經止帶、緩解月經不調與失眠。
清明連假時,許多人外出掃墓或旅遊,身體容易因作息不規律而感到不適。中醫建議養生應從日常做起:
1.早睡早起,保持規律作息
2.適量戶外活動,如踏青、散步,放鬆心情
3. 維持好心情,避免情緒波動影響肝氣
4. 注意保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感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就能在清明時節輕鬆養生,遠離疾病威脅。

週末全台濕涼開場!中南部空品不佳恐持續到「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