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曾梓維分享,最近半年內就有兩名40至50歲的男性患者,因長期忽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最終導致心臟衰竭。他們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睡覺、全身水腫等症狀,緊急住院治療。經過藥物控制後,僅16天內心臟大小恢復正常,心臟收縮力(LVEF)也從28%提升至48%,證明現代治療確實能有效改善心臟功能。
導致心臟擴大的原因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病變及瓣膜疾病等,這些問題會讓心臟長期超負荷運作,進而變形擴大。心臟衰竭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心室無法有效收縮(HFrEF),另一種則是心室無法正常舒張(HFpEF),無論哪種類型,都可能加劇心臟擴大的狀況。患者常見症狀包括:運動或平躺時呼吸困難、下肢水腫、體重急劇增加,以及長期疲憊、體力下降等。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王大陸「向錢看」鑄大錯!《少女時代》爆紅就鬧解約 赴中國9年賺得盆滿缽滿
診斷心臟擴大可透過胸部X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檢查來確認心臟結構是否異常。此外,血液檢查中的BNP指數升高也是心臟衰竭的重要警訊。治療方面,目前醫學界已發展出四大核心藥物,包括ACEI/ARB、β阻斷劑、SGLT2抑制劑及MRA,這些藥物能降低心臟負擔、穩定心率、減少水分滯留,並幫助心臟恢復功能。若病情嚴重,醫師可能建議手術,如瓣膜修復、心導管支架或心臟再同步治療(CRT)來改善心臟收縮功能。
曾梓維提醒,預防心臟擴大與衰竭的關鍵在於控制三高,並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包括低鹽飲食、控制體重、戒菸限酒,以及定期健康檢查。心臟雖然是人體最重要的「馬達」,但只要及早發現異常,配合醫療與生活調整,就能有效減少心臟衰竭的風險,讓心臟保持健康狀態。


台鐵票價可漲26.8%!交通部今通過 新票價最快這時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