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說,警消人員經常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認為只要多休息就沒事,或者「等有空」再來處理,等到真的不適就醫通常「代誌大條」;以阿雷的糖尿病來說,透過中西醫共同治療,半年時間糖化血色素降至6.5%,腎絲球過濾率(eGFR)從22進步到48,微量蛋白尿(UACR)從988下降到28,三高症狀改善,連腎功能也回復,只要持續控制,就能擁有健康生活。

推薦新聞:全國首例!高雄1月大女嬰腸病毒併發重症 家長注意幼兒這些前兆病徵

陳曉瑱表示,腎功能病變是糖尿病最常引起的併發症,若血糖控制不佳造成腎臟「超濾」,等到需要做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治療時,就為時已晚,且糖尿病患如果同時有血壓、血脂、血糖的三高情形,腎臟更易惡化,應求診由醫師開立降血糖藥、血壓藥、血脂藥,或搭配胰島素注射,長期監控各項數值。

陳曉瑱指出,對於蛋白尿(渾濁、發泡)合併疲倦、發熱口渴等初期症狀,在中醫屬「尿濁」、「虛勞」、「陰虛」,治療重點在滋陰清熱、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可以柏地黃丸、加味逍遙散、玉泉丸等對症下藥。

糖尿病患者透過飲食及藥物控制,可避免病況加重、引起併發症。示意圖。美聯社
糖尿病患者透過飲食及藥物控制,可避免病況加重、引起併發症。示意圖。美聯社

再來是補陰涼血通絡,因血糖控制不佳造成腎絲球破壞,會有尿少、泌尿道感染、全身烘熱、盜汗、煩躁、口乾舌燥、血壓高等症狀,屬於「陰虛陽亢」、「陰虛火旺」,通常用天花粉、生地,麥冬、知母、黃柏、丹參、赤芍等來補陰涼血,並注意腎臟受損、纖維化等「瘀」症,滋陰、降火、化瘀同時進行。

另外可輔以針灸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發炎指數,從動物實驗證實,針灸「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對腎間質纖維化具有保護作用,可減輕發炎反應,防止腎小管纖維化。

經醫界針對4萬多名因糖尿病引起腎病的病患調查,有使用處方中藥保腎者,可降低約5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陳曉瑱提醒,中、西醫搭配治療可輔助控制病情,但須由中醫師專業評估,量身打造個人用藥,才能事半功倍。

陳曉瑱說,透過服用中藥治療,可讓糖尿病引起的腎病患者,降低約5成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奇美醫院提供
陳曉瑱說,透過服用中藥治療,可讓糖尿病引起的腎病患者,降低約5成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奇美醫院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龍潭工廠大火!一受困男子獲救送醫 逾百名打火兄弟漏夜灌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