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表示,今年迄今累計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與2016年至2024年同期病例數(0至2例)相當。過去9年間,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至12例,其中感染者多為25至64歲族群(30%),其次為19至24歲及65歲以上族群(各占23%)。

疾管署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原是腦膜炎雙球菌,透過接觸帶菌者的喉嚨或鼻腔分泌物、飛沫傳播,但須長時間或親密接觸才可能被感染。部分健康者可能無症狀,但仍可攜帶病菌,免疫力較弱者則容易發病。潛伏期約2至10天,症狀包括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出血性皮疹,嚴重者可能昏迷、譫妄,甚至引發肺炎、敗血症、腦膜炎或休克死亡。1歲以下嬰兒症狀較不典型,可能僅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哭鬧、餵食困難等情況,不一定有頸部僵硬等典型腦膜炎表現。

 

推薦新聞:大S才48歲怎會流感重症? 醫揭實情:很多年輕人流感裝葉克膜

疾管署呼籲,目前正值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峰,民眾應避免長時間處於擁擠、通風不良的環境,並養成良好手部與呼吸道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及早診斷與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同時,疾管署也提醒醫師提高警覺,若發現疑似病例應即時通報,並適時給予抗生素治療,以降低病情惡化風險。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春節紅包沒拿夠?北市勞動局技能獎勵最高領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