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紀正值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奇美博物館指出,當時的尼德蘭因為貿易發達、經濟發展,帶動中產階級興起,收藏藝術品不再是皇室貴族的專利,一般家庭也有類似賞畫、買畫需求,因而帶動畫師行業興起,不只單就美學角度,也得考慮商業利益,因此發展出多樣化的作畫模式。
推薦新聞:全台萬聖節10大活動!免費入場、拿南瓜桶 直到11/3都有
這次奇美博物館特別挑出58幅典藏畫作,透過科學檢測及藝術史研究推出《畫師們》特展,分為「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如何成為一個專業畫師」、「有哪些作品主題」、「會遇到哪些研究難題」等4大單元,展覽入口就有古今地圖對照,讓民眾明白,當時的「尼德蘭」是包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及法國北部的區域,並感受盛極一時的輝煌景象。

館方說明,當時就有成立工作坊生產畫作的模式,一幅畫不是全由同一人完成,而是像流水線概念,畫中的風景、靜物、肖像都是分工繪製而成,且畫作通過科學檢測,竟和肉眼所見的不同,像是〈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就是兩幅畫拼接而成,〈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也有修改痕跡,令人嘖嘖稱奇。

當時作畫風格多元豐富,畫作中隱含寓意,如〈廚房一景〉中,農家小孩把豬膀胱當作氣球吹著玩,其實是暗喻人生虛幻,如氣球快速膨脹、但也轉瞬即逝;而〈象徵人世虛空的靜物畫〉,在絲綢、金質燭台與奢華酒壺旁的竟是骷髏頭骨,也在提醒世人別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引人深思。

《畫師們》珍藏展是奇美歷時12年研究成果,也是「台南400」壓軸大展,分享畫作同時,也從藝術角度認識400年前世界彼端的文化,館方表示,展期從10月26日展至明年8月31日,展場特別規畫6大互動體驗區穿插各單元中,還有一系列學習活動,讓觀展者化身學徒,穿越過去體驗工作坊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