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生曾在臉書粉專發文,開頭就詢問「你知道台北市公車上『博愛座』的由來嗎?」並分享1976年4月2日《聯合報〉的一則報導,內容提到台北市公民營公車業者,為了紀念前總統蔣中正逝世週年,在台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希望市民能主動讓座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

張哲生表示,他覺得每一個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自發地讓位給比自己更需要坐下的人,才是博愛的精神」。不過現在博愛座衝突不斷,他也分享自己過往發文,直言「真的應該取消博愛座的設置了,其實每個位子都可以是博愛座」。

「博愛座」的概念起源於北歐國家實行的「無障礙環境」,是為了孕婦、傷病者、老人和身障人士所設的優先座位,但讓不讓座沒有硬性規定,完全是發自內心行為,而多年來培養出讓座的風氣,是讓給有需求的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人家的長者!星國地鐵伯:學生讀書很費神才是需要位子休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