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日本境內約有200萬纖維筋痛症患者,其中高達80%為女性,並以31-59歲為好發族群,孩童患者約5至10萬人,佔比2.5%至5%,屬於日本政府規定的「難治疾病」。


【推薦新聞】上市公司主動面試卻酸「能力不夠」 上班族嘆:跳槽求漲薪15%有錯嗎?


《朝日新聞》報導指出,近年研究發現纖維筋痛症導致的疼痛是來自腦部,國際疼痛學會也在2017年提倡「痛覺變調性疼痛」的概念,意即身體或神經沒有損傷,卻有疼痛情況的狀態。

該學會認為纖維筋痛症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大腦被某件事物刺激之後,透過神經的變化調整自身的情緒,可以說是一種過敏反應。目前沒有明確的判斷基準,透過常見的醫療檢查方式也難以辨認,主要透過一周內有無全身疼痛、疲勞感、頭痛、氣悶等「集點式」測驗釐清病情。

而台灣中山醫學大學團隊也表示,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多發生於女性,且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遞增。

主要症狀為慢性疼痛、疲倦及失眠;病人會對壓力、溫度改變十分敏感,任何環境及情緒過度活動都可能引發症狀。臨床上常伴隨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

除了藥物的治療之外,患者還需接受復健治療、心理治療等等,規律的生活及運動,也有助於症狀的緩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王柏傑酒駕撞車被逮!網友湧粉專怒吼:退出演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