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國人服用安眠類藥物比例逐年升高,每年用量已超過10億顆。深耕失眠治療的好夢心理治療所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成因複雜,安眠藥並非萬靈丹,目前失眠治療的方式「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透過各式助眠的行為技巧,以及認知上的調整等方式,核心順序上是「找原因,再處遇」,最理想的方向是,先根本上找出失眠的主要原因,再對症下藥給予合適的睡眠管理方法。

推薦新聞:腦中風拖累整個家庭 「8大危險因子」中「三高」最致命!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呼籲,對於失眠問題,應該採取綜合性的治療方式,找出失眠的主因,並給予相應的治療和管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重拾健康的睡眠。

若為無合併生理異常的單純失眠,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為最有效方法!其中個性要求完美、焦慮緊張的人具備較高的失眠風險,一般整體來說透過6-8次認知調整策略、助眠行為的治療方式,就有機會改善失眠問題。

倘若合併生理異常狀況,就需會診專科醫師治療才能有效改善失眠。以盛行率高達15%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例,常見症狀有:

1.      整夜多夢:睡眠中快速動眼期階段肌肉張力更容易消失,因此呼吸暫停、醒來次數增加,導致個案感到晚上的夢特別多。

2.      半夜易醒:呼吸道阻塞將造成身體缺氧,缺氧情況下大腦會主動喚醒自己進行呼吸,避免窒息身亡。

3.      白天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因為半夜多次醒來身體未獲得真正休息,將導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想睡。

4.      自律神經失調:呼吸若暫停超過10秒,胸內負壓將增加、影響心血管與自律神經功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太陽花女神」自爆淋巴癌末期 醫警示若出現「6大症狀」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