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捷在臉書發文表示,許多人問他為何古代人說話會是精簡的文言文,他認為其實古代人也不這麼說話,只是為了記錄方便,才將對話精簡再精簡。


推薦新聞:自選《廉恥》教學「老師不敢」 葉丙成:問題在以考試為目標


呂捷舉例,有一天小明和小樺在下課時對話,小明問:「你等一下下課要去哪裡?」小華回答:「憋了一上午了...我等一下要去上廁所!」小明表示:「反正我也沒事,那我們一起去好了。」而記錄在古文中就變成了「明曰:何往?」、「華:溺!」、「對曰:同往。」

呂捷表示,像這種毫無意義的對話,如果是出現在偉人的日記裡,經過後人的堆疊解釋,給予道德意涵、民族大義,最後就穿鑿附會變成是懷憂家國天下的對談,「何往」可能被解釋為「國家該何去何從?」、「溺」被解釋為小華形容國家像溺水的人不斷沉淪,最後的「同往」則變成小明對小華說「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會跟你做一樣的決定!」

「其實古文就是這樣,你看的懂就好。」呂捷指出,從古至今解釋《論語》的人多了個去,各派說法不一,但大家不是在做學術研究,硬要去參透每個字只會讓閱讀變得艱澀且索然無味,「這一次很多跳出來力挺的,要嘛就是靠這個吃飯的、要嘛已經脫離學生時代不用考試了。不然...你叫他背一段來聽聽~嗚呼哀哉!為故國叫魂...」。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謝宜容委託律師反擊!批網路公審「政府調查朝令夕改未審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