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說明,胃壁可簡單分為五大層,包括黏膜上皮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層,常見的息肉、食道癌、胃癌、大腸癌,都是從黏膜層長出來的腫瘤,所以只要不是從黏膜上皮層長出來的腫瘤,就可統稱為上皮下腫瘤。

一般而言,透過腫瘤的外觀可以判斷是否長在黏膜層。從黏膜表層長出來的,會有明顯的突起,表面一定不規則、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潰瘍的凹陷;但若是從黏膜上皮層以下長出來,則腫瘤的外表光滑且黏膜顏色正常。

徐兆甸表示,一般內視鏡只能判斷是否為上皮下的腫瘤,但無法判斷到底是真的腫瘤或是假性腫瘤,假性腫瘤是指胃外的器官壓迫胃導致,像是肝的囊腫,小腸或大腸氣體壓迫。唯有透過內視鏡超音波診斷才能解答究竟從哪一層長出、良性或惡性。

上皮下腫瘤2情況建議手術切除

一名40多歲女性今年接受員工健檢時,發現胃底部有光滑突起物,徐兆甸進一步以切片夾觸診,發現此突起偏硬、無法壓扁,於是確定有上皮下腫瘤,因大小僅0.4cm,後續只需定期追蹤、注意形態大小有無改變即可。

徐兆甸說明,上皮下腫瘤小於1公分只要定期追蹤內視鏡即可。若介於1-2公分之間,為脂肪瘤或水泡等良性瘤,也僅須定期觀察;若發現腫瘤偏黃色,從第二(黏膜肌層)或第三層(黏膜下層)長出來、懷疑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或腫瘤是從第四層(肌肉層)長出來、懷疑是間質瘤,建議透過內視鏡手術切除。

徐兆甸特別提醒,並非所有胃黏膜下病灶都是真的腫瘤,所以都需要進一步透過內視鏡超音波鑑別診斷、排除惡性可能。曾有一名33歲女性,長達半年時間有腹痛、腹瀉、腹脹,甚至血便,內視鏡檢查發現其胃黏膜明顯突起,但實為小腸高度分化的B細胞淋巴癌壓迫胃部導致,多虧健康檢查才及早發現,在癌細胞擴散前治療。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流感和新冠雙威脅逼近 幼童是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資訊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