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診斷為疑似和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開立口服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抗癲癇藥、乙醯膽鹼拮抗劑,但症狀未改善且愈發嚴重,連講話都結巴,認知功能和反應也變得遲鈍。

最後給予類固醇治療,並輔以數次肉毒桿菌的注射後,半年間,這名女士的眼瞼和面部痙攣、斜頸顫抖、講話、步態和認知功能才慢慢進步,生活恢復正常。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珮昀指出,肌張力不全症是一種動作障礙疾病,當肌肉持續或陣發的收縮,而造成姿勢扭轉疼痛甚至合併顫抖,碰觸痙攣處會使症狀減輕,時常會因為自主的動作而引發或加重,甚至伴隨著一連串相鄰肌肉的連帶影響。

肌張力不全症的病因可分成原發性和次發性,陳珮昀說明,原發性主要跟體質遺傳相關,例如某些神經退化疾病,有些則找不到原因;而次發性病因,例如:腦傷、代謝性疾病、缺氧、發炎、感染、中風、毒物藥物、腫瘤、心因性的原因等。

陳珮昀表示,若能找到次發性病因,通常治療根本病因有機會改善或痊癒,而原發性的肌張力不全症,會先以口服藥物治療來減輕症狀,常用的藥物有:多巴胺、肌肉鬆弛劑、抗痙攣藥、抗癲癇藥、乙醯膽鹼拮抗劑等,若效果不佳可考慮肉毒桿菌注射,甚至評估使用深腦刺激術植入腦內晶片的手術方式來減輕症狀,以改善生活品質。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旅行社不說的秘密!東南亞假酒盛行 8招讓你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