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自2003年起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截至目前為止,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成績可觀,國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從2003年十大死因第六位,降至2022年第十一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4,107人,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81人。

全台現況約有180萬人感染B肝,其中30~40%病人會反覆性肝炎發作,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固定療程B肝治療最早由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在2000年「亞太B型肝炎指引」提出,歐美肝病學會2016年起跟進。

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簡榮南教授指出,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鄭文睿。長庚提供
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鄭文睿。長庚提供

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鄭文睿說明,固定療程意思是病人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中須驗三次B肝病毒,每次間隔六個月,B肝病毒完全測不到持續一年以上才可停藥,因此病人平均須服藥三年。長期療程則是終身每天吃一顆口服抗病毒藥。

為了進一步證明固定療程的安全性及療效,以減少醫師及患者的憂心,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B肝相關肝硬化病人進行10年長期追蹤研究,其中494位為固定療程組,593位為長期服藥組。這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追蹤年代最久的研究。

在平均追蹤10年後結果顯示,固定療程組的肝癌發生率比長期服藥組低(15.7%比26.8%),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同時固定療程組的病毒清除率也高過長期服藥組12.8倍。

廖運範院士(右)、簡榮南教授(左)。長庚醫院提供
廖運範院士(右)、簡榮南教授(左)。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林志郎教授說,病人通常擔心停藥後一旦肝臟發炎,會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因此不敢停藥,但其實風險不大,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統合性文獻發表,其機率均小於1%,因而死亡的病例更少,後者更可經由規律且密集的追蹤和及時的治療來減少其發生。

固定療程後停藥務必定期追蹤,林口長庚醫院肝病研究中心副教授陳益程強調,剛停藥第一年每1-3個月回診追蹤肝指數,若數值穩定就每3個月回診,不穩定就縮短為1-2個月回診,持續穩定一年以上則改為每半年回診,千萬別因為數值穩定就不回診。

廖運範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給了固定療程B肝治療重量級的證據,比起長期服用藥物,姑不論金錢的耗用,服藥的不便,光是可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及增加病人存活,就應相信B肝固定療程可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

廖運範提醒所有B肝患者,應定期追蹤,生活作息宜正常,需服藥治療者,應遵從醫囑服藥,一旦停藥,更應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如此雖有B肝,仍可過著彩色人生。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老年人注意!神經退化站不穩 這招眼球運動能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