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實與虛假的界線,真的那麼重要?似乎在科技主導下的視覺變化,已經在沁入當代人的基因,模糊了界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百年前的攝影術,衝擊寫真繪畫,隨著底片到數位檔案,裁切、剪貼、複製、修圖,到現在人手一支智慧手機中的影像濾鏡,照相美顏創造出另一個魔鏡亮麗自我,而抖音看到的迷因影片,或是LINE中分享出來似真又假的圖片,到底是真還是假,常常吸引、擾亂或欺騙了觀眾。
尤其在社群媒體如IG上各種美麗的照片背後,這些美麗的真實「所指物」,靠科技改變的景物,或許根本不存在。然而,這些由影像堆疊,外加符號所構成的虛擬網路空間,已經逐漸演化當代人的「現實感」,我看故我在,勢必逐漸改變當代人視覺體驗,如三立採用Vtuber虛擬主播報新聞,就是另一種樣貌。
AI主播像不像真人主播,當然只是第一種層次的問題,這種擬真的技術,未來AI主播勢必具有學習能力,隨着播報次數增加,當前「怪怪的」說話口氣、語調或停頓都應該會更自然。但或許人們該思考的是,新聞播報不是只有找一個漂亮的「人」來播報而已,在螢幕中的這個主角,他(或她)所涵化的是新聞產製下,從採訪、編輯、剪接,到編排播出的「專業綜合」代表,未來的AI主播不會吃螺絲或念錯稿子,但是AI主播能綜合前述各種專業,甚至能自我價值判斷出新聞大小的排序?生成內容的結果,是誰給機器人的價值判斷?如果AI主播「斷線」的判斷錯誤,電視台內控機制防範作法如何?會給現場報導的新聞作業,產生怎樣的衝擊?
當人類大啖美味人造肉,觀看曼威電影裡虛假合成的超真場景,或是在元宇宙中漫遊,假的擬真,已經充斥生活元素。套用後現代大師布希亞對大量擬真事務的批判,「擬真不同於表象,擬真模糊了真實與虛假的界線」,從今年AI元年開始,AI所牽涉的課題,已產生非常多且新的意義,甚至超越了AI原本的意義。
未來超現實,因AI加速了變化,當前記者與主播靠AI幫助,但會不會「幫倒忙」,改變記者主播的工作權?更多不可知,值得觀察。
感謝趙哲聖來稿,唯內容為作者論述,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及觀點。若有職人讀者有興趣來稿發表意見,也請寫信到web@nextapple.com,我們會有專人與你聯繫,洽談合作事誼。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