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兒科醫師在臉書發文提到,自己給予孩子幾乎全天候照顧,並且「扮白臉」,但卻發現這樣讓孩子們出現「生活習館極差」、「沒有自理能力」、「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等問題,所以當孩子做錯時,當起「黑臉」,近期甚至出現打耳光、讓小孩罰跪等不當管教的行為。

家暴示意圖
家暴示意圖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說,大腦本身有自我保護機制,就如同保險絲般,在壓力大到某種程度時,感官和思考中間連結會被屏蔽,代表當下其實腦中是一片空白的,所以當體罰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家長看到孩子「沒在聽」,會以為對方不受教、沒在聽。

李俊宏接著說明,孩子的身高通常只有成人的一半左右,當面對身高比自己高、壯的對象時,在創傷情境下,大腦需要自我保護的策略,就會斷開邏輯思考與身體連結,父母會以為孩子不是心甘情願接受處罰,而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壓力大一定程度時,腦中是一片空白的。圖非當事人,彭欣偉攝
壓力大一定程度時,腦中是一片空白的。圖非當事人,彭欣偉攝

李俊宏表示,創傷壓力造成的龐大反應,長久以來會導致大腦功能退化,實證研究發現,圖年逆境或負向經驗,對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思考等都會受影響,未來出現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藥物酒精濫用等的比例也會增加。

「短期內有些家長會覺得有效,但長期會變成你在場就怕你」,李俊宏說,孩子長大後對於害怕的邊際效應遞減,但對身心影響是終身、長期的,所以過度體罰沒辦法達到效果。

過度體罰沒辦法達到效果。圖非當事人,資料照
過度體罰沒辦法達到效果。圖非當事人,資料照

針對給家長的教養建議,李俊宏指出,每個年齡的孩子都有不同發展需求,大部分的生活常規,建立在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階段,這時期以家長親手示範、帶孩子常規訓練效果最好;到了中高年級可以規劃提供獎懲,例如獎品、點數、零用錢等;再到更大的青春期,塑造良好同儕友善家庭環境,透過同儕互動影響是較有效的。

至於到底能不能打小孩,李俊宏建議,還是「零體罰」,如果要管教,可以透過適當處罰,例如「移除想要的」,包含扣點、扣零用錢、減少外出次處等,整體而言獎勵的效果是多過處罰的。

如果要管教,可以透過適當處罰。圖非當事人,資料照
如果要管教,可以透過適當處罰。圖非當事人,資料照

「管教很重要一點,前後要一致,而且要跟孩子溝通清楚」,李俊宏強調,如果所以沒溝通清楚就單純處罰,孩子就會覺得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不行。

李俊宏也提到,當教養碰到困境,建議家長先停下來,把到底是家長還是孩子的問題先放下來,「對這個人保有好奇心,好好認識眼前的這個人」,好好跟孩子談談想法、情緒跟生活,說不定會有突破口,「有時候,慢慢來,說不定會比較快」。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司機員猝死駕駛室!傳體檢不合格將遭改派 台鐵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