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指出,有民眾食用餐廳販售的「古早味芋頭糕」後,出現口腔刺麻症狀,懷疑是店家在食物底部用葉片做為擺盤所致;2017年也有民眾在餐廳吃了「荷葉粉蒸排骨」後引發喉嚨痛、口腔痛等症狀;2020年更發生2起民眾食用芋梗料理出現喉嚨痛等症狀,經檢驗後皆確認為姑婆芋。
食藥署說明,姑婆芋又稱海芋、山芋、觀音蓮 、天荷芋等,分布於台灣全島海拔 2000公尺以下山區林下、河邊或陰濕之地,其為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葉心型,葉闊大生於莖頂,春天結出紅色漿果,全株之汁液及塊莖有毒,為不可食用植物。
食藥署表示,鄉間步道經常可見葉形碩大的姑婆芋,其全株皆有毒,且不會因為烹煮而降低毒性,內含的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若誤食會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
由於姑婆芋與芋頭外觀相似不容易辨識,食藥署整理5大點差異,讓民眾一圖識別兩者差異,例如姑婆芋外觀為心形、芋頭為盾形;姑婆芋表面光滑無絨毛、水珠擴散無法凝結,芋頭葉面的絨毛則可凝結水珠等。
食藥署呼籲,餐廳業者應確認食材的正確性,避免將有毒植物如姑婆芋葉等入菜或與食品接觸;也提醒民眾勿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動植物,如食用不明植物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華隊38人獲贈全球不限航點機票 長榮將送民眾免費簽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