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鈞說,上週共完成125例Omicron基因定序檢驗,其中本土變異株40例,BA.2.75佔53%(21例)、BA.5佔35%(14例)、BQ.1佔13%(5例),BA.2.75目前取代BA.5,成為新的主流變異株,另境外移入個案檢驗85例,46例BA.5、28例BF.7、8例BA.2.75、3例BQ.1,其中中國入境定序則完成72例,檢驗出43例BA.5、28例BF.7、1例BA.2.75。

針對BA.2.75,羅一鈞解釋,本變異株屬於BA.2分枝,同樣具有免疫逃脫特性,但相較之下,現在比較擔心更多新興變異株,如XBB、BQ.1等,而近期媒體提到的「雙頭犬」變異株CH.1.1,也是BA.2.75的一種,去年曾在澳洲、紐西蘭引起流行,但目前本土驗出的BA.2.75多數不是此種,而是以BN.1為多,此變異株主要分布在日、韓地區。

不過,羅一鈞說,台灣在11/20就已經檢出CH.1.1病例,本變異株同樣有免疫逃脫、重複感染等特性,近期陸續有檢出,總計4例本土、7例境外移入個案,在國內沒引起流行,而境外移入個案來源包括日韓、紐澳等,而該變異株致病力、住院率資料有限,目前沒明確出現住院率情況,會持續收集資料,評估其威脅。

針對中國相關基因定序結果,羅一鈞表示,新興變異株在春節期間稍有增加,但XBB未檢出,中國以BA.5、BF.7為主,另有零星BQ.1個案。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551例、BA.2為1,032例、BA.2.75為162例、BF.7為151例、BA.4為104例、BQ.1為50例、XBB為32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BA.5為1,610例、BA.2為2,538例、BA.2.75為92例、BQ.1為27例、BF.7為12例、XBB為5例、BA.4為5例。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85例個案,為6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2023)年1月8日至1月21日。其中檢出46例BA.5個案分別自中國(43例),日本(3例)移入;28例BF.7個案自中國移入;8例BA.2.75個案分別自日本(3例),韓國(2例),中國、泰國及澳洲(各1例)移入;3例BQ.1個案分別自日本(2例),美國(1例)移入。

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月25日資料指出,目前BA.5及其衍生變異株(含BQ.x、BF.7)仍為全球主流株約佔68.1%,其次為BA.2及其衍生變異株約佔16%、XBB等重組病毒變異株約佔10%。

另,近期XBB.1.5變異株已至少於54國檢出,多來自美國,其次為英國、加拿大。BQ.1、BQ.1.1、BF.7、BA.2.75.2及XBB等變異株多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優勢,惟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既往Omicron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依現有證據顯示,導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另WHO表示,暫無證據顯示XBB.1.5變異株相較其他Omicron亞型變異株對群眾健康更具風險,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