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12/22)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與防疫措施,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BF.7亞型變異株的全名為BA.5.2.1.7,它其實是BA.5的其中一種,其他國家早在8月就發現這款變異株,包含印度、美國、英國及歐洲多國,台灣從10月起也報告過本土病例。

羅一鈞指出,BF.7帶有一個容易免疫逃脫的突變R346T,因而重新命名,不過BF.7的免疫逃脫能力沒有BQ.1和XBB變異株那麼高,美國最近監測本土BF.7病例占比從6.6%下降到5.7%,英國10月就把BF.7歸為流行縮小甚至去流行。

中國快速流行BF.7變異株,當地報告甚至出現R0值18,代表很高的傳播力,不過羅一鈞表示,中國屬於首次大流行,反觀其他國家已經歷兩、三波,甚至八、九波流行,中國缺少群體免疫力加上疫苗保護力衰退,因而容易大流行。

中國目前主要流行BF.7亞型變異株,台灣若沒有相關管制,是否可能引發一波BF.7本土流行?羅一鈞指出,我國密切注意BF.7是否進一步突變,抑或中國大流行產生新變異病毒,不過國內剛經過一波BA.5本土疫情,比較不擔心BF.7造成大流行,雖然會有零星本土個案,國內疫情現在比較擔心的是BA.2.75、XBB、BQ.1等其他國家的主流變異株。

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對中國來說,這次是第一波本土大流行,群體免疫力不足造成傳播力更強,其實BF.7變異株已經在其他國家流行一段時間。我們現在擔心的是全新變異株又具較強免疫逃脫能力,全世界都嚴陣以待。病毒序列監測是很重要的工作。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