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將至,夜間和清晨氣溫低尤其容易誘發心肌缺氧。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俗稱心血管抽筋,因心血管平滑肌不正常收縮使血管的全部或部分狹窄,導致患者突發性心肌缺氧,若不事前預防或及時投藥,更將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嚴重者甚至會昏厥、心衰竭及猝死。

辨別心血管痙攣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洪明佑指出,首先是時間點,心血管痙攣好發於休息及夜間睡眠時,這是與其他心血管疾病最明顯的差異之一;其次,血壓與心跳也是重要關鍵,不同於心血管阻塞造成的血壓升高與心跳加快,心血管痙攣發作時,患者的血壓通常偏低且心跳偏慢,因此如在休息或睡眠時感到以上症狀應盡速就醫。

「心血管痙攣好發族群介於40至70歲,其中吸菸、喝酒、服用興奮劑藥物或甲狀腺亢進等都會增加風險」,洪明佑指出,目前證據顯示心血管痙攣是心血管阻塞和糖尿病的前兆,早期發現可避免心血管阻塞。

臨床治療上,常以口服鈣離子拮抗劑或口含硝化甘油做及時治療,透過抑制心血管平滑肌的收縮,達到緩解心血管痙攣。洪明佑提醒,心血管痙攣的成因非常多,避免吸菸、熬夜、焦慮、憂鬱、多注意保暖,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仍是遠離心血管痙攣的最佳方法。

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孿好發於40至70歲,吸菸族、喝酒族都屬於高危險族群。醫師提供
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孿好發於40至70歲,吸菸族、喝酒族都屬於高危險族群。醫師提供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恐怖傳染途徑!美禽流感再現新突變 貓科動物染疫恐增傳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