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霈近日在個人社群平台分享,今年6月底送自己一個健康檢查當作生日禮物,結果發現甲狀腺附近長了5、6顆腫瘤,最大3公分,數量異常並有鈣化現象,進一步接受穿刺檢查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第一期,所幸經過手術及治療,目前已抗癌成功,僅需定期回診及檢查追蹤。

依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十大癌症統計,甲狀腺癌排名第7,與前一年、2018年相比,發生率增加1.2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說明,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癌症,好發於20~45歲族群,且在所有發生個案裡,男女比例有明顯差異,女性發生率大約是男性3倍。

不過,沈彥君提醒,甲狀腺癌病人雖以女性較多,但男性別輕忽,畢竟甲狀腺是男女都有的內分泌腺體,而甲狀腺癌只要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相對較高,預後也較好。

此外,沈彥君說,甲狀腺癌依照病理不同,可分為五大類型,其中乳突癌最多、約80%,其次是濾泡癌、佔15%,這2種的10年存活率分別可達90%以上及80%。

甲狀腺癌好發於年輕族群,如何早期發現?沈彥君表示,甲狀腺癌並不會造成甲狀腺亢進或低下,因此很難靠症狀來早期發現,頸部甲狀腺超音波是最方便、快速又能詳細評估甲狀腺的重要檢查,費用也相對不高,若發現可疑結節再進一步做穿刺檢查,提高癌症診斷率。

沈彥君建議,民眾在年滿30歲,就需開始為自己建立健康履歷,為自己定期安排檢查,才有機會提早找出無症狀、外觀看不出來隱形病灶。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歲以下是腸病毒重症、死亡高危險群 孩童有「8前兆」儘速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