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首當其衝 機場第一線人員爆離職潮

航空產業也是這波疫情受害者,航空公司更將客機改裝成貨機,機場美食街、免稅店、查驗關口再到清潔、保全、旅運業者,都有不為人知辛苦的一面,全員穿著整套防護裝備無法進食或擦汗,面對入境旅客身份查核要脫下口罩,對機場第一線接觸人員更造成無形壓力,更衍生離職潮的缺人隱憂。

武漢肺炎首班包機返台。翻攝衛福部官網
武漢肺炎首班包機返台。翻攝衛福部官網

桃機大聯盟熬過976天 盼國際正常交流

桃園機場身為地方大家長,唯有統籌各方意見,成立桃機大聯盟調派各項防疫人力物力,使命必達盡全力讓疫情阻絶於境外;如今疫情趨緩,國門邊境將在10月13日解封,機場公司樂觀展望,配合指揮中心滾動式調整,朝邊境穩健開放邁進,期待恢復國際正常交流,《壹蘋新聞網》也帶讀者回顧機場自2020年2月11日開始對中港澳限制來台,到明天(13日)正式解封的976天疫情血淚史。

包機返台行李清潔消毒。翻攝衛福部官網
包機返台行李清潔消毒。翻攝衛福部官網

國內疫情始於 2020年1月 3月全面封閉國門

世界各國2019年年底疫情發生前,機場運載旅客量節節攀升,桃園機場更是突破新高,總出入境+轉機人數來到4868萬9372人,但隔年2020年3月即因疫情延燒,封閉國門,總人數只剩74萬3325人。

當時中國武漢先出現嚴重新冠疫情,台灣首例則是出現在2020年1月21(台商搭機回台主動通報),台灣邊境則是2月11日起先全面禁止中、港、澳人士入境,然而在農曆新年過後,政府即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新冠疫情仍然在台灣傳播開來,3月24日起全面禁止外籍旅客轉機與入境嚴格管制。

民眾候機室採檢畫面。翻攝衛福部官網
民眾候機室採檢畫面。翻攝衛福部官網

女台商農曆年前返台 有症狀主動通報成全台首例

根據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我國首位確診境外移入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是一位南部55歲女台商,長期在中國大陸武漢地區工作,2020年1月20日從武漢搭機入境台灣,因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考量台灣醫療水準較高,在入境後主動通知病症,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後送就醫,並檢查出有肺炎病症現象,檢驗後確認為感染新型冠病毒,後續治療也順利康復出院。

桃園機場執行包機、類包機24架次,共計2197人次返台。翻攝畫面
桃園機場執行包機、類包機24架次,共計2197人次返台。翻攝畫面

首批武漢包機2月3日抵台 機棚化身臨時篩檢站

就在2020年2月11日全面禁止中、港、澳人士入境前,中國武漢新冠疫情已經相當嚴重,但台商、台人滯留當地人數眾多,該年的農曆年因兩岸政治以及防疫考量,許多滯中台人未能返台過年,直到2020年2月3日才完成第一次台商、台人包機返台,當時也因為擔心返台班機旅客造成疫情擴散,桃園機場還動用機棚設立臨時篩檢站,讓整台班機旅客在機棚內進行全面清消行李以及旅客篩檢,並實施14天集中檢疫,後續則還有類包機,共計24架次2197人返台。

首班新冠疫苗來台。翻攝畫面
首班新冠疫苗來台。翻攝畫面

首批11.7萬劑新冠疫苗2021年3月3日來台 

台灣新冠疫情發生後,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擔心染疫造嚴重傷害;新冠疫苗問世後,2021年3月3日首批新冠疫苗11.7萬劑抵台,也成為國人焦點。當時第一批疫苗是直接由AZ疫苗韓國廠提供,來台疫苗班機從韓國直飛國門降落桃園機場,卸貨後封緘檢驗直送冷鏈物流中心,依照指揮中心指引,由高風險醫事人員優先施打,陸續其他各廠疫苗也引進台灣。

機場相關人員全面施打疫苗。翻攝畫面
機場相關人員全面施打疫苗。翻攝畫面

機場人員 2021年6月21日全面施打疫苗

疫情初期,國內疫情朝「清零」努力,但疫情破口仍不斷,由於桃園機場出現第一線工作人員染疫,為此桃園市政府向中央爭取優先施打疫苗,並在2021年6月21日機場第二航廈設立疫苗接種站,針對機場內未施打過疫苗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疫苗接種,包含清潔、免稅店、機場公司相關人員,以防堵國門遭新冠病毒入侵,間接造成社區傳播感染,避免更大染疫傷害發生。

落地篩檢旅客候機室等候結果。翻攝畫面
落地篩檢旅客候機室等候結果。翻攝畫面

來台旅客2021年7月2日全面實施PCR落地採檢

2021年7月2日邊境管制更加嚴格,來台商務或申請專案旅客,如求學、工作、外交等,使得境外移入個案持續增加,因此來台人士都必須提出2日內核酸檢驗報告證明,才能申請入境台灣;抵達機場後還需在候機室裡進行PCR核酸檢驗等待結果,最後放行旅客前往隔離所進行隔離,以及後續健康管理。

機場相關人員全面進行篩檢。翻攝畫面
機場相關人員全面進行篩檢。翻攝畫面

新冠疫情社區擴散 機場人員遭指破口全面篩檢

2022年1月新冠疫情在台灣社區傳播開來後,外界直指國門桃園機場是疫情破口,當時先有航空機組人員染疫,之後陸續又有機場清潔人員與機場保全人員確診,造成外界對桃園機場成疫情破口而有所擔憂。機場因此大規模全面實施「鼻腔核酸檢驗」及「快篩試劑篩檢」,第一線工作人員則是一星期2次交互篩檢,也造成有人員不適,頻繁鼻腔篩檢出現鼻腔流血現象。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新建工程。施昂強攝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新建工程。施昂強攝

單日出入境不到千人 桃園機場2022年2月陷破產危機

桃園機場這兩年受疫情影響,最慘單日入境旅客不到千人,一二航廈出入境總人數只有667人,機場長期空蕩蕩營運受到衝擊,旅客數量只剩下全盛時期的2%,還得靠舉債度日;今年3月舉債金額突破百億缺口,另有第三航廈新建工程和第3跑新建道經費1300億資金需求,也是桃園機場成立公司11年以來,首次因疫情影響造成營運不佳,面臨破產危機。交通部表示,100%的國營事業沒有破產問題,已請機場公司提出增資或融資計畫,交通部也全力協助。

機場入境旅客實施唾液採檢。施昂強攝
機場入境旅客實施唾液採檢。施昂強攝

入境不再大排長龍PCR 機場今年6月實施唾液採檢

桃園機場管制入境旅客量雖驟降,但實施入境落地採檢政策PCR仍需等待檢測,也造成旅客大排長龍,更讓旅客不便抱怨連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滾動式調整也做出新指引,宣布2022年6月1日起,取消PCR落地採檢,不必再等待核酸檢驗結果,改採唾液採檢,並前往檢疫所進行居家檢疫,待結果出爐由地方衛生單位後續處置,若無異狀則採7天自我健康管理,並開始逐步調整邁入正常生活。

機場恢復轉機,首位轉機旅客。翻攝畫面
機場恢復轉機,首位轉機旅客。翻攝畫面

恢復旅客轉機 機場逐步恢復日常

桃園機場從2020年5月起停止境外旅客轉機,加上近期國內疫情轉變可控逐步恢復日常,機場公司依指揮中心公布指引,2022年6月15日起恢復機場轉機旅客,並規劃旅客下機後進行分流,由航空公司引導轉機旅客安檢至指定區域等候,若旅客購買免稅商品及飲食需求,由專人提供服務以及配送。

桃園機場旅客入境。施昂強攝
桃園機場旅客入境。施昂強攝

疫情趨緩入境人數調升每周4萬人

因疫情嚴峻,機場限定入境人數已年餘;近來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公布今年6月15日起,調整入境總人數為每周2.5萬人,經執行3周加上觀察國際與國內疫情動向,以及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7月7日起再調升入境總人數為每周4萬人;另7月14日放寬國人及持有效居留證、以及所有來臺轉機者,搭機前免持2日內PCR報告;境外篩檢陽性者,7日內暫緩搭機,以維護航空及社區防疫。

桃園機場恢復防疫巴士行駛。翻攝畫面
桃園機場恢復防疫巴士行駛。翻攝畫面

放寬入境名額 鼓勵多利用免費防疫巴士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放寬入境名額,桃機公司也從8月1日起提供入境旅客免費搭乘防疫巴士,除原有中南部路線外,再新增設雙北路線,鼓勵旅客多搭乘利用免費防疫巴士,並開設桃園市路線,沿途停靠6處防疫旅館,後續將視旅客需求以及防疫措施,研議再新增路線或停靠站,以提升旅客服務與機場疏運量能。

機場入境旅客發放家用快篩試劑。施昂強攝
機場入境旅客發放家用快篩試劑。施昂強攝

1013邊境全面開放 入境每周提升至15萬人次

國內疫情趨緩,世界各國逐步開放邊境管制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年8月22日調升機場入境旅客每周5萬人,並持續檢討國際與國內疫情掌控程度,考量防疫量能需與經濟同步,再宣布9月29日起再次提升入境旅客每周6萬人。同時取消機場入境旅客唾液採檢,改發放4劑家用快篩代替篩檢,同時也預告10月13日國內邊境將全面解禁開放,總入境管制提升至15萬人次。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洪玉芬。施昂強攝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洪玉芬。施昂強攝
總統頒發防疫勳章。施昂強攝
總統頒發防疫勳章。施昂強攝

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接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新聞網粉絲團

壹蘋娛樂粉絲團

壹蘋時尚粉絲團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撿便宜|全支付新春特惠 訂必勝客、肯德基周周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