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份公告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暴怒,親自發出長文痛批中國,「變得非常敵對」,還嗆聲,鑒於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極其激進」的出口管制,他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的關稅。


然而,鑒於中國在稀土的絕對優勢地位,以及美國、德國、日本與全球製造業都需要中國的稀土,川普13日改口,「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他同時表示,「尊敬的習主席(習近平)…不希望他的國家陷入經濟蕭條」。


為什麼稀土成為中國對抗川普與美國政府的「殺手鐧」並衝擊全球呢?中國重稀土的精鍊廠產量占全球供應量高達99.9%,是怎麼做到的呢?《壹蘋新聞網》綜合外媒與中央社,分析中國的掌控稀土路徑圖。

 

緣起:鄧小平「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1992年,當時高齡88歲的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嗆聲,「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確定了中國要搶占稀土話語權的戰略目標。雖然中國當時是稀土生產提煉的後進國,仍然不惜環保與工傷等代價,低價搶占稀土的市場。


除了搶占稀土的市場版圖外,中國還積極強化稀土的提煉能力,並將此視為國運級的戰略大事。

 

稀土必須從礦土中精煉方能使用。路透社
稀土必須從礦土中精煉方能使用。路透社

什麼是稀土?


綜合紐約時報報導與相關資訊,有17種金屬被稱為「稀土」,它們被排列在元素週期表的底部,其中大多數實際上並不罕見,且遍布世界各地,只是很少有足夠大的礦藏可供有效開採。


之所以被稱為「稀有金屬」,是因為很難將這些金屬單獨分離出來,可能需要100多個處理階段和大量的強酸,工序複雜。

 


中國為何能用稀土對他國予取予求?

 

全球70%的稀土由中國開採,其餘30%主要由緬甸、澳洲和美國開採。然而,全球開採的90%稀土卻由中國化學加工提煉。比例上,中國除了提煉自採的所有稀土,也提煉緬甸幾乎所有的稀土,同時還提煉美國近一半的稀土。


在各種稀土中,中國在鏑、釓、鑥、釤、鈧、鋱、釔等7種稀土的主導地位最顯著,也自4月初基本停止了這些稀土的出口。它們屬於最難提煉的金屬,其中鏑、鋱等被稱為「重稀土」的金屬,更被用來製造耐熱稀土磁體,而中國重稀土的精鍊廠產量占全球供應量高達99.9%。

 

生產一架美國隱形戰機F35約需417公斤稀土。路透社
生產一架美國隱形戰機F35約需417公斤稀土。路透社

中國控制的這7種稀土有什麼重要價值

 

這7種稀土的主要用戶是汽車業,因為需要使用大量耐熱稀土磁體。剎車、轉向系統和許多其他系統的馬達都依賴這種磁體。一輛豪華汽車座椅可能包括12個磁體,用在調整座椅的馬達上;而電動車用於驅動的電機,也需要用到這7種稀土。


除了汽車,半導體、醫療化學品、機器人、海上風力渦輪機和戰鬥機等各種軍事裝備的製造,也需要這些稀土磁體。而中國生產的稀土磁體約占全球供應量的90%。


若其中一個系統的零件供應商沒有上述磁體,整個汽車裝配廠可能被迫關閉,甚至導致成千上萬的員工可能暫時失業。


根據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最新研究顯示,德國約有100萬名勞工從事高度依賴稀土原料的產業,包括汽車製造、能源及航太。若中國中斷供應,恐有多達400萬個直接與間接工作機會,約3700億歐元產值面臨威脅,相當於德國國內生產毛額9%。

 

為何掐住美國製造業的咽喉


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美國位於印第安那州的稀土磁鐵工廠,20多年前,在汽車、半導體、戰鬥機與機械人等製造業需要大量磁鐵之前,陸續遷廠至中國。美國已長久不研發、生產汽車和高科技業所需的關鍵元素「稀土磁鐵」。除了加州的唯一的稀土礦之外,美國的「稀土磁鐵」幾乎是零產量,完全仰賴自中國進口。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國企環保成本較低,官方提供無限制預算興建精煉及製造廠房,擁有龐大競爭優勢。稀土處理也是一門高級技術,中國39所大學設有稀有礦產化學課程學位,研發新技術,但美國則是零。


美國政府雖然長期催促恢復境內生產,無奈稀土需大額投資,但營收微薄,難以為繼。就算是美國政府積極透過投資、貸款、稅務優惠與長期採購承諾等方式,支持美國本土的MP Materials稀土廠提高加工產能及稀土磁鐵產量,國防部甚至成為MP Materials最大股東,然而緩不濟急,無法緩解美國本土軍工廠的龐大需求。

 

美國軍方已經入股MP Materials稀土工廠。路透社
美國軍方已經入股MP Materials稀土工廠。路透社

中國學自美國的「一滴血原則」與長臂管轄

 

中國此次的稀土管制措施,最為嚴厲、影響最深遠的措施便是學自美國的「一滴血原則」(one-drop rule),以及「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


「一滴血原則」是美國源自蓄奴時期,為了區別白人與非白人,只要一個人的祖先中曾有一絲非白人血統,就會被劃分為「非白人」,以維繫所謂的「白人純潔性」。


此次,中國規定只要商品中含有來自中國的稀土材料,其價值占產品總值的「0.1%」或以上,就必須獲得中國出口許可,就是類似美國的「一滴血原則」。


另外,中國宣布,這些管制措施的管轄對象包含海外企業,就算是非中國的企業,一樣必須接受中國官方的管轄與審核,也就是類似美國的「長臂管轄」。

 

中國出手王牌的後果


中國此次採取最嚴厲的稀土管制措施,確實打中了美國與全球製造業的要害,但是中國將「王牌」打出,也面臨了美國反攻的後果。


中央社報導,根據稀土產業新聞網「稀土交易所」(Rare Earth Exchanges,REEx)最新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在稀土的絕對優勢是國家戰略的成果。然而,如果美國奮起直追的話,預計到2040年就能建立自身完整的稀土供應鏈,擺脫中國的箝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川普抵以色列見證停火協議 埃及、以國都將頒給他最高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