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指出,美國內部普遍認為中國潛艦的性能,尤其是靜音能力,已有顯著改善,但美國海軍在潛艦產能方面存在重大缺口,成為限制因素。
報導特別聚焦於雙方潛艦艦隊在可能的台灣海峽衝突中扮演角色,包括YJ-19,一款具備發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能力的新型潛艦。和俄羅斯相比,中國的 055型驅逐艦被廣泛視為全球最具打擊能力的驅逐艦之一,最新的航母「福建」號也被視為少數能與美國福特級(Gerald Ford class)相抗衡的同級對手。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於 1974年服役首批核子動力潛艦 091型,當時這一艦級以「噪聲大且速度慢」著稱。
隨著第一代 093型攻擊潛艦自 2006年起服役,以及 2015年出現的改良型 093A,與俄美最先進艦艇之間的能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被縮小。093型整合了不需空氣獨立推進系統(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等技術,使其較前一代艦艇更安靜,並能在水下滯留更長時間
外界預期,研發中的 095型攻擊潛艦,可能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某些面向,領先美俄最具能力的艦艇,這款艦艇預計整合一系列新特性,例如磁驅動技術與圓環驅動螺旋槳(Rim Driven Propellers)等國外少見的設計。
美國海軍前官員卡爾森(Christopher Carlson)評論:「095型將會是一艘非常安靜的潛艦,這會使情勢更為複雜。」智庫 Heritage Foundation 的高級研究員沙德勒(Brent Sadler)也類似警告,中國的潛艦技術似乎正取得重大進展,使得這些艦艇更難以被追蹤。
與美國海軍僅部署核動力潛艦不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同時部署核動力與柴電(柴油)潛艦的組合,一旦爆發大規模衝突,常規潛艦可能會被用來守衛中國沿海,而核動力攻擊潛艦則用於在遠海包圍並中和美軍力量,同時當美國海軍試圖將更多兵力跨太平洋調動時,核動力艦將扮演關鍵角色。
美國潛艦則預計用來對中國沿海區域進行彈道飛彈打擊,切斷後勤並摧毀關鍵基礎設施。
美國船塢每年僅能建造 1.2 艘攻擊潛艦,而海軍最佳採購速度則需接近每年 2.33 艘,再加上維修能量低於需求,提高了中國在某些領域可能取得能力領先的可能性,如同它在戰機與量子通訊等廣泛領域已經取得的優勢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