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德國研究,觀察腸道微生物是否會引發或加重重度憂鬱症,他們特別感興趣的是埃格特氏菌(eggerthella)和亨格特氏菌(hungatella)這兩種。

埃格特氏菌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和關節炎有關,而高濃度的亨格特氏菌則被認為是腸癌的潛在原因。

先前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體內這兩種細菌的含量都很高,因此,人們認為這兩種細菌與重度憂鬱症有關。 

德國研究人員分析405名年齡18至65歲的憂鬱症患者糞便樣本,並與527名無憂鬱症的對照組比較。結果發現,女性若常喝碳酸飲料,憂鬱症狀更嚴重,且體內埃格特氏菌菌株含量更高。相較之下,男性雖然平均喝得更多,卻未呈現同樣的關聯。

研究作者指出,性別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這或許解釋為什麼女性更容易受到汽水影響。他們強調,碳酸飲料是「普遍存在但可完全避免的風險因子」,醫師應提醒病患少喝,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不過,也有專家呼籲謹慎解讀。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生醫講師里格比指出,尚無法確定是汽水引發憂鬱,還是患者為了提振情緒而喝更多汽水,進而改變腸道菌群。此外,參與者教育程度偏低等因素,也可能是干擾變數。

研究團隊呼籲,未來仍需更多針對性別差異與荷爾蒙影響的研究,才能更完整理解碳酸飲料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