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報導,這項法案將承認在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部分權利,但遭到立法會 89 名議員中的 71 人反對。
這項法案是政府為了遵守 2023 年法院作出否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裁決後所提出。
儘管近年香港被認為逐漸趨於同志友善,但目前僅為估計佔成年人口 6% 的 LGBTQ 群體提供有限權利。近期民調顯示,社會對該群體的支持度正在上升。
國際特赦組織批評立法會否決法案,表示這展現出對 LGBTQ 權利「令人震驚的漠視」,並敦促港府提出新的修訂版本。
香港同志權益運動人士沈旭暉(Jimmy Sham)表示,法案未能通過「極為可惜」,政府無法保障同性伴侶的權益,將「持續成為一個公開的傷口」。
他補充說,他相信政府不會「對當前非法且違憲的情況視而不見」。
這項法案源自沈旭暉長期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訴訟,他希望港府承認他與丈夫的婚姻。兩人於 2013 年在紐約結婚。
香港終審法院於 2023 年駁回了同性婚姻的訴求,但在部分層面上給予同志運動人士一個勝利,裁定港府必須在兩年內制定替代框架,以承認同性之間的結合。法官指出,缺乏法律承認可能會以「構成任意干涉的方式,擾亂並貶抑」同性伴侶的私人生活。
今年的法案正是港府為履行這項法律義務所提出的方案。它建議設立登記制度,讓已在海外結婚或締結民事結合的同性伴侶登記,並享有部分權利——包括醫院探視權與為配偶作醫療決定的權利。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曾支持此法案,並呼籲立法會通過,警告若被否決將違反香港法治,並帶來「嚴重後果」。然而,此法案同時受到雙方批評:同志運動人士認為其不足以構成替代框架,而部分立法會議員則認為該提案違背傳統家庭價值,並為同性婚姻合法化鋪路。
周三的否決意味著政府必須重新起草,但距離 10 月 27 日的期限所剩時間已不多。這也標誌著立法會與港府之間罕見的分歧。特別是近年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掌控後,兩者幾乎一直保持政治上的一致。
由於中國通過法律規定只有「愛國者」才能成為立法會議員,立法會中許多人被視為親北京人士,而香港行政長官則幾乎是由北京直接挑選。
民調顯示,香港公眾對同性婚姻的支持度正在上升。2023 年一項調查發現,60% 的人支持同性婚姻,而十年前這一比例僅為 38%。同年,香港還舉辦了同志運動會,這是該賽事首次在亞洲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