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報導,柯文哲交保後隨即高調重返政壇,首次公開露面就痛罵賴清德讓台灣「四分五裂」,指「京華城案」是冤案,痛批檢方摧毀司法信任度,而父親病危是自己最難熬的時刻,不過他「絕不投降,絕不屈服」。

對於柯文哲回歸,民眾黨是否會出現「2個太陽」,《BBC》分析,柯在黨內仍是「主帥」,現任黨主席黃國昌則是「大將」,雙方目前維持互補關係。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表示,民眾黨可以有「2個明星」,不會是「2個太陽」,這樣的定位有助黨內穩定與分工,短期內不會發生權力競逐。

其次,《BBC》認為隨著明年地方選舉逼近,柯文哲回歸預料強化民眾黨在「藍白合」中的談判話語權,黃國昌或許會以更強硬姿態爭取更多席次

報導指出,2026到2028年是關鍵,若藍白雙方能在地方選舉中展現協調能力,2028總統大選就有機會合作,否則將不利未來總統大選建構政治聯盟。明年選舉國民黨可能會把部分縣市「禮讓」給民眾黨。

再來,柯文哲從被起訴涉貪受賄,到堅持案件是「政治逼害、司法不公」,長期羈押轉化為鞏固支持者獨有的「悲情牌」,《BBC》認為,無論案件如何發展,柯仍會維持「被逼害」立場,延續其政治生命

報導指出,牢獄的經歷讓柯文哲多了「殉道者」光環,估計民眾黨會繼續維持「政治迫害」路線,極大化悲情成分,鞏固支持。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說,「柯文哲的影響力在於持續穩固民眾黨關鍵少數的力量,以及凝聚『討厭民進黨』的力量,而後者就包括中間選民,也就是民眾黨將擴大它的政治版圖」。

延伸閱讀:柯文哲回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柯文哲回老家吃冰 網友揪「1亮點」:有阿嬤的人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