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蜂家族中有寄生蜂,專把卵下在毛毛蟲體內,孵化後的幼蟲會從裡面吞噬宿主。因為它們的行為,自古以來,黃蜂與寄生蜂常被人類厭惡,但倫敦大學學院(UCL)行為生態學教授薩曼娜(Seirian Sumner)卻要翻轉印象,強調「我們應該愛它們」。

薩曼娜接受CNN訪問時,提出了愛上黃蜂的五大理由:

1. 天然的害蟲剋星
黃蜂是生態系的頂級捕食者,能控制毛毛蟲、蚜蟲、甲蟲、蜘蛛等昆蟲族群。如果沒有黃蜂,人類就必須更多依賴化學藥劑。

2. 和蜜蜂一樣的授粉者
雖然牠們會獵食,但那是為了幼蟲,成蟲則依靠吸食花蜜維生,因此也在花間傳粉。

3. 毒液蘊藏醫療潛力
研究顯示,巴西一種黃蜂的毒液可殺死癌細胞,而不傷健康細胞。黃蜂體內與毒液中還含有抗生素,能保持獵物不腐敗,未來或許能開發為抗菌防禦資源。

4. 人類的高蛋白食材
在亞洲等地,人們會煮食或凍乾黃蜂幼蟲,加點辣椒,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佳餚。甚至有人養殖黃蜂,只為生產足量的「多汁美味」幼蟲。

5. 紙藝大師的靈感來源
黃蜂用樹皮與唾液製成「紙」,築起足球般大小的巢穴。巢內結構分為外層防護、輕巧堅固的內層蜂巢,以及極難撕裂的支撐層。人類造紙工藝被認為可能受此啟發。

此外,薩曼娜指出「紙黃蜂」的社會結構更幫助科學家理解利他主義的演化。

牠們成蟲後可自由在女王或工蜂之間轉換角色,就像狐獴群體中,繁殖與守衛分工的彈性模式,對研究群居動物如何合作具有啟發性。

倫敦大學學院(UCL)行為生態學教授薩曼娜(Seirian Sumner)。CNN
倫敦大學學院(UCL)行為生態學教授薩曼娜(Seirian Sumner)。CNN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3歲少年與海搏鬥 拉起80公斤海底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