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由不屈法國(LFI)議員希基魯(Sophia Chikirou)撰寫的「歐盟與中國關係」報告悄悄地於6月底公布在國會網站。

消息近日首先由世界報(Le Monde)披露,其內容令委員會成員「尷尬」,甚至與政府方向背道而馳,引發譁然。

法媒指出,委員會討論過程很短暫,也只有8名議員出席,其中4位來自不屈法國、3位執政復興黨(Renaissance),1位極右翼國民聯盟(RN)議員。

在153頁的報告中,執筆議員希基魯批評政府在中國政策上太常與美國靠攏,「歐洲的大西洋主義立場導致了對中國的貿易戰,帶來有害影響。」

重點週刊(Le Point)則將報告形容為「讓歐洲投向北京懷抱」。希基魯在文中提出50多項建議,敦促重新啟動法中合作,表示有時法、中間的共同利益大於與歐洲盟友,甚至稱德國為「法國的假朋友」,這段論述遭致許多批評。

政治學家夏宏(Paul Charon)擔憂,中國會把此份報告當成工具。「這份報告對中國當局來說非常正面」,絕對會被利用來彰顯法國內部缺乏團結。另一位歐洲外交官則說,「中國大使館一旦發現該報告,將很高興能挑撥法國立場。」

不屈法國向來親中,複製北京論述。台灣在報告的「拒絕在挑釁中跟隨美國,南海不應出現北約」的章節中被提及,並稱對聯合國而言,「台灣是中國一省」。

然而重點週刊指出,報告引用的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並沒有討論台灣問題,在決議案通過的1971年,國際社會並未決定台灣地位。」

報告幫腔中共,指外界「在沒有證據或證實支持的情況下稱中國採取擴張主義措施」。然夏宏駁斥,「中國奉行擴張政策,只要看它在南海對菲律賓的態度便知。」

世界報揭露,原本這份報告應該由希基魯和另一位中間派議員博帝(Frédéric Petit)共同撰寫,但兩人意見分歧,最後拆夥。

博帝表示,希基魯堅持要訪問中國,自己則對「被中國當局帶著到處走沒有興趣」。去年國會改選後,希基魯找不到黨團與她合著,才導致報告立場單一。

執政黨議員樂格佩(Constance Le Grip)批評該報告「一切都非常偏頗,由不切實際的願景所帶動.... 且對中國的對外干涉隻字未提。」

前教育部長、執政黨議員傑納泰(Anne Genetet)7日以「不屈法國要讓歐洲為中國服務」為標,投書重點週刊,批評這份報告「不僅提供了失衡的診斷,還等同於提議要與中國戰略結盟,直接威脅法國和歐洲主權。」

她尤其批判不屈法國重啟「歐洲全面投資協議」談判的建議,認為重啟會傷害歐盟互惠立場,甚至導致大規模技術移轉到中國的風險。

此外,傑納泰批評將中國容納至歐洲印太戰略中的建議,「忘了這項戰略的真正目的就是防止該區因中國崛起而失去平衡,同時也要強化與民主盟友的夥伴關係。」

該報告還建議設立由中國共同主導的聯合國數位監管機構,也被傑納泰譴責「等於把查看數位戰略基礎建設的權利委託給一個專制政權。」

不屈法國長年就因親中國專制而遭輿論批評與盟友切割,該黨領袖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多次稱「台灣屬於中國」、「台海是中國人的事」。

傑納泰認為,報告的想法「不僅輕率,反映出對威權模式的不當迷戀,且已逾越紅線。這些建議假裝忘記了中國目前正在南海施加軍事壓力、公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盟友北韓帶進威權政權與民主國家間的鬥爭,更踐踏人民自決的自由。」

她呼籲,需要與中國合作,「但絕不能屈服,也不能壓制我們民主、自由和尊重基本人權的原則。」(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失控畫面曝光!「台灣火箭」北海道試射 僅飛11秒解體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