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於日本東京都、平常一週最多得跑一次大阪或名古屋出差的上班族岩田健太郎(化名,41歲),像SPA!分享了「無心之舉意外解決困擾」的經驗。

岩田回憶,去年某次出差搭新幹線前往名古屋時,他坐在自由座車廂雙人座的靠窗位置,旁邊也坐著一位女性。當時車廂已經滿座,連車廂間的連結處都擠滿了人。就在這種狀況下,前排座位出現了一對母親帶著兩個小男孩,竟硬生生三人擠在雙人座上。

岩田說:「兩個男孩大約4到6歲左右。」

兩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當然不可能乖乖待在那麼狹窄的座位裡不動。

岩田表示:「一開始他們還算安分,在看遊戲或影片,不過新橫濱開車不到10分鐘,兩個孩子就吵了起來。因為我自己家裡也有小學生的兄弟,心想『男孩子嘛,多少難免』,但沒想到吵鬧越來越嚴重。他們開始開著聲音看影片、打遊戲,還大聲爭吵。旁邊的女性已經明顯地開始嘆氣,看得出很煩躁。」

雖然岩田心裡同樣不耐,但也覺得直接出言制止太麻煩,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沒想到兩個男孩看完影片與遊戲後,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坐在後方的岩田,「他們探出頭來對著我做鬼臉,旁邊的女性選擇完全無視。其實我本來也應該不理會,但一時之間還是對他們微笑了一下。結果這兩個孩子變本加厲,不但探頭,還在座位上蹦蹦跳跳。」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多數家長都會出面制止,但讓人傻眼的是,這位母親始終沒有斥責過孩子一次。

「不管兩個孩子怎麼鬧,她一直只是低頭滑手機,完全不管。她那副態度讓我越看越生氣,所以後來乾脆選擇完全無視。」

為了隔絕吵鬧聲,岩田戴上耳機,打算藉著看影片把吵聲關在耳機外。沒想到,這副耳機竟意外成為「制止」兩個孩子的關鍵。

「戴上耳機後,雖然聲音聽不太到了,但那兩個孩子卻因為我不理他們,反而更起勁,甚至用超大聲問我:『喂~你在看什麼?手機上在看什麼?』」這句話終於讓岩田徹底失去耐性,忍不住嘆口氣脫口而出:「真是夠了,好吵啊。再說,座位都占著了,有沒有好好付小孩的票錢啊?」

沒想到這句抱怨,竟掀起不小的波瀾。岩田突然感覺到周遭投來視線,一轉頭,就見旁邊的女性,以及隔著走道的男性乘客,都瞪大了眼睛看著他。

再往前看,只見那位母親滿臉通紅,當場起身,對著岩田大聲說:「非常不好意思!」

岩田瞬間愣住,隨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因為戴著耳機,他沒意識到自己的聲音有多大,結果在車廂裡「大聲嘟囔」了出來。

「我平常不習慣戴耳機看影片或聽音樂,頂多是線上會議才會戴。因為會議講話如果太小聲,別人聽不到,所以我習慣講話都很大聲。可能戴著耳機,腦子下意識進入『線上會議模式』,不知不覺就用了那種大聲音量,實在是很糗。」

事後,岩田還特地轉向旁邊的女性,小聲問:「剛剛我聲音很大嗎?」對方苦笑點頭說:「嗯。」

岩田回想,自己剛好戳到母親的痛處,也許正因如此,對方才急著道歉。

他說:「其實新幹線規定,一個大人最多可以免費帶兩名1歲到6歲未滿的幼童,但前提是要讓小孩坐在膝上。若是給小孩單獨占座,就必須另外買票。我猜那位媽媽應該沒買小孩票,只是想省錢,所以一聽我提到票的事,才會那麼慌張吧。」

從那之後,母親開始約束孩子們的行為,車廂內終於恢復了安靜。

對岩田而言,雖然自己當場相當尷尬,但母親態度的轉變,也讓全車乘客鬆了一口氣。他感慨地說:「這件事讓我再次體會到,面對公共場合的禮儀問題,開口制止固然重要,但真正難的是掌握說話的時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開發新資源 日明年海底抽泥漿找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