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今天向國會遞交年度報告,建議修訂「武器出口管制法」,讓台灣與「北約+」成員國享有同等軍售待遇。USCC委員薛瑞福指出,這將簡化對台出口管制的程序。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今天公布逾700頁的2024年USCC年度報告,內容分10個章節,包括美中經濟與貿易關係、美中安全關係、台灣及香港等。


台灣章項下的建議共有兩點,一是國會修改1976年「武器出口管制法」(Arms Export Control Act),將台灣的軍售待遇提高到日本、澳洲、韓國、以色列和紐西蘭,也就是「北約+」(NATO Plus)成員國同等級別。


根據武器出口管制法,「北約+」軍售案金額達到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8億938萬元)才需由國會批准。對台軍售需國會同意的現行門檻為1400萬美元。


USCC成員、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上午在國會表示,將台灣納入「北約+」將使台灣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安全援助夥伴之一,並簡化對台灣出口管制的程序。


建議二是由國會成立「台灣盟友基金」,向與台灣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提供外援,每年單一國家最多可獲得撥款總額的15%。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的國家將立即喪失獲得基金的資格。


台灣章下的「對美國影響」方面,報告提到台灣依然是中美衝突的潛在爆點。中國領導人已表示有意將台灣置於其控制下,也始終沒有偏離統一的目標。從影響台灣輿論的資訊行動到祭出武力,北京已明確表示,不惜使用多種方法來實現統一。


報告也說,賴清德當選總統讓北京憂心,但是中國領導層可能會將「民進黨作為少數政府」的局勢解讀為一種弱點及契機,藉由透過與在野黨接觸來推進目的。這種解讀可能會導致北京加大對民進黨的壓力,這不只增加兩岸,也可能增加中美誤判的風險。


根據報告,雖然賴政府明確打算採用不對稱防禦戰略,但中國的施壓行動對這樣的戰略構成挑戰,因為台灣將不得不在資源分配方面做出複雜的決定,也就是在對抗中國灰色地帶行動,還是繼續採用更適合對抗入侵的軍備間抉擇。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指出,美國可以協助台灣對抗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及提供台灣不對稱戰略所需的物資,但在快速武裝台灣方面仍有挑戰。


報告指出,美國國防業製造的限制及交期延長意味著,按目前的速度,台灣難以獨自獲得足夠武裝來嚇阻或抵禦中國入侵,因此台灣將依賴美國提供威懾力,而解放軍持續落實2027年及本世紀中葉的現代化目標。


美軍評估,中國目標是在2027年之前具備侵台能力。


「即便能夠阻止全面入侵,中國仍在持續建立封鎖台灣的能力,這對美國及台灣領導人構成特殊的挑戰」。報告說,在北京加大恫嚇及經濟脅迫行動下,兩岸經濟關係大幅惡化。


委員會表示,雖然中國仍然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但自2023年底以來,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激增,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AI及高效能運算的晶片需求驅動。同時,台積電在台灣以外的生產設施進行大量投資,包括在亞利桑那州建造3座能生產尖端晶片的半導體代工廠。


報告總結,台灣仍是生產先進半導體的主力。台灣生產半導體如果遇到任何干擾,都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對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放風向?中國學者指北京4年內不制定統一時間表 國台辦:個人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