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導,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復旦大學,28日在西安舉行記者會,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會中指出,安葬北周武帝宇文邕及其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北周孝陵,1993年在陝西咸陽陳馬村被發現。

張建林說:「陵墓曾被多次盜掘,但仍出土了墓誌及大量金器、銅器、玉器、陶俑等。特別是武帝棺槨出土的金套管、玉珠,武德皇后棺槨出土的金花瓣、珍珠、微型坐佛等金步搖殘件尤為精美。」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復旦大學,28日在西安舉行記者會,公開發表成果。新華社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復旦大學,28日在西安舉行記者會,公開發表成果。新華社

張建林說,北周為中國歷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王朝,奠定隋唐大一統基礎。特別是宇文邕在位期間統一北方,對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統一北方後,他準備平突厥、定江南,但公元578年,36歲時英年早逝。

2015年,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聯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開始對宇文邕墓出土人骨進行科學分析,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介紹,分析遺骸樣本中33種微量元素發現,其體內砷、硼、銻的含量顯著高於同時期平民和貴族的平均。

陳曉東在《蘭陵王》飾演北周武帝宇文邕。翻攝網路
陳曉東在《蘭陵王》飾演北周武帝宇文邕。翻攝網路

文少卿說:「人骨不同部位的代謝速率不同,由於樣本都採自武帝遺骨的股骨部位,說明這些元素是在長期飲食中累積在骨骼中。」學者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高層喜服道家丹藥求長生,由雄黃、礬石、硼砂、輝銻礦石等多種礦物高溫燒制提煉的丹藥,含有大量砷、硼、銻等微量元素。

學者說明如何復原北周武帝相貌。新華社
學者說明如何復原北周武帝相貌。新華社

文少卿說,武帝股骨上有一塊黑色色素沉著區域,可能是砷中毒後,局部皮膚病變引起的骨髓壞死。史料記載,公元575年至578年期間,武帝數次發病,生病時「身瘡外發」、「身生癩瘡」,研究團隊指,這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現。此外,經古基因組分析,北周宇文家族存在心血管疾病,特別是中風風險。

陳曉東在《蘭陵王》飾演北周武帝宇文邕相當俊美。翻攝網路
陳曉東在《蘭陵王》飾演北周武帝宇文邕相當俊美。翻攝網路

另也發現北周武帝血統大部分源於古代黑龍江流域的東北亞人群,少部分來源於古代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

學者另將墓葬內多塊人頭骨殘塊進行修復,並以顱骨CT掃描技術對武帝進行了初步面貌復原,通過分析控制頭髮、皮膚和瞳孔色素相關的基因位點後,認為武帝是黑髮、黃皮膚和棕眼,符合典型東北亞、東亞人長相。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在記者會上介紹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發現過程。新華社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在記者會上介紹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發現過程。新華社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28日在記者會上介紹北周武帝宇文邕墓考古研究成果。新華社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28日在記者會上介紹北周武帝宇文邕墓考古研究成果。新華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3個她還沒她高!全球「最高」與「最矮」女性震撼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