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寗指出,年初企業對赴美設廠仍抱持觀望態度,但隨著政策要求與算力需求急升,心態已從「不太想動」轉為「不得不去」,並逐漸認同在美設廠的長期必要性。她強調,NVIDIA與AMD的算力供應鏈正日益緊密,上游製造端必須加速配合,印證緯穎年初啟動美國建廠的決策方向正確。

針對建廠挑戰,洪麗寗坦言,美國困難不在廠房本身,而在高昂的水電與人力成本。她說,緯穎將以能源與設計管理節省開支,導入高效率水電設計與智慧監控,提升營運效益。她並透露,美國廠預計12月啟動,由經驗豐富的墨西哥團隊進駐,團隊成員以工程師為主;台灣總部則持續作為中央指揮中樞,負責全球資源與人力調度,確保初期營運穩定。

隨著美國、墨西哥與馬來西亞廠同步推進,緯穎正建立全球一致的自動化生產規格,從機器人型號、軟體系統到製程參數皆統一,確保品質穩定與交期一致。

她強調,AI與自動化是我們走向全球化、維持品質一致的鑰匙,唯有高度自動化,才能同時支撐多地量產AI伺服器。

洪麗寗進一步指出,地緣政治與疫情、物流瓶頸接連衝擊,使過去的集中式生產模式已不再適用。如今客戶不只重視成本與交期,更希望伺服器「在地生產、就近供應」,以確保關鍵產品持續出貨。緯穎目前服務全球23個國家、超過600個資料中心,隨客戶對分散式供應需求提升,伺服器製造重心也轉向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與捷克等地。洪麗寗強調,異地備援不僅降低地緣風險,更是支撐AI伺服器爆發需求的關鍵。「供應鏈韌性不只是分散,而是整合力與穩定性的體現。」

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左二)。呂承哲攝
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左二)。呂承哲攝

智慧製造方面,緯穎持續升級自動化與數據化流程,導入AI與資料驅動的生產管理系統。洪麗寗指出,伺服器屬高度客製化產品,每台配置與物料清單(BOM)皆不同,製造挑戰極高。公司利用AI模擬與預測技術分析製程瓶頸、即時改善效率,讓資料成為決策依據,而非僅依賴經驗判斷。

她表示,緯穎的智慧工廠已全面導入AGV(無人搬運車)與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用於運料、測試與出貨,降低人力依賴並確保品質一致。在數據化方面,每台伺服器的組裝、測試與出貨紀錄都被完整追蹤,資料可用於瑕疵預測與品質優化。洪麗寗強調,智慧製造不僅提升效率,更是緯穎邁向AI伺服器全球化量產的基石。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收紅近200點 台積電小漲收14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