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提升國家發展所需建設之整體質量,國發會規劃「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引導保險業資金投資國家建設。考量導引壽險資金投資由民間自行興辦的基礎建設,可間接舒緩政府財政負擔,助益社會經濟發展,國發會接受民間業者提案。
國發會並積極協調金管會鬆綁「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將基礎建設納入保險業資金投資範疇,同時於7、8月間邀集金融總會、投信投顧公會、私募股權公會等民間團體及相關行政機關共同研商認定原則,並建立認定機制。
「促進民間參與基礎建設認定原則」及相關認定機制,已於9月22日函送各部會、地方政府及相關民間團體,並自即日開始受理申請,國發會將成立單一窗口受理申請,加速保險業資金投資基礎建設,藉由法規調適與鬆綁,預期將帶動新台幣100億元基礎建設規模。
國發會表示認定原則重點共三點,包括新增基礎建設為保險業投資標的、基礎建設定義明確化、單一窗口受理,便捷民間申請。
新增基礎建設為保險業投資標的方面,國發會表示保險業資金可投資範圍依管理辦法規定,主要包括專案運用、公共投資、社會福利事業等。經國發會協調金管會修訂管理辦法,並透過認定原則及機制之運作,進一步開放保險業資金投資基礎建設,新增可投資標的。
基礎建設定義明確化方面,國發會表示建設或服務若具備提升公眾生活品質、支持農工商生產基礎、加速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國家整體利益等功能,經中央或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促參法或其他法令所列的建設及服務項目、或依政策需要鼓勵民間興建之建設及服務者,即屬於基礎建設,不須經促參法等程序辦理。
單一窗口受理,便捷民間申請上,國發會指出,為便利民間機構申請基礎建設認定,由國發會擔任單一窗口,即日起開始提供線上申請服務。目前已知業者有意願投入的基礎建設金額預估約100億元,項目包括物流中心、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數位建設及多功能農業設施等,均具備吸引保險業資金進場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