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告《長壽革命:迎接新現實》調查,全球13個市場共1.18萬名受訪者,揭示壽命延長與財務準備之間的落差正擴大,呼籲各國正視「長壽新常態」。調查顯示,全球42%受訪者退休儲蓄不足以支撐十年以上生活,但亞太區比例明顯較低,其中台灣與新加坡的比例僅14%、15%,為區域中最低。
報告顯示,台灣民眾儲蓄意識普遍高,退休準備相對充足。不過若以「百歲人生」為基準,全球81%民眾的退休金仍將短缺十年以上,其中,台灣與日本各有72%民眾存在缺口,反映長壽時代的財務壓力正全面升高。
富達投信董事長李少傑表示,亞太地區民眾雖在退休儲蓄上相對積極,但多數仍沿用傳統退休模式思維,忽略壽命延長帶來的支出壓力。他呼籲民眾應重新檢視理財策略,提早啟動規劃,以因應更長的退休年期。
 
                                                        
                                                    全球每四名50歲以上受訪者中,就有一人對退休財務感到焦慮,超過三分之一尚未開始規劃。但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的退休規劃比例最高,台灣達85%,顯示行動力強。
在投資理財方面,全球僅18%受訪者了解如何運用投資創造退休收益,但台灣(32%)與新加坡(35%)顯著高於平均。願意探索新投資機會的意願方面,台灣以37%居亞太前段。李少傑指出,台灣民眾積極理財的趨勢值得肯定,但亞太區仍有76%受訪者偏好持有現金。他建議善用長期投資與多元資產配置,透過收益再投資發揮複利效益,才能打造更穩健的長壽退休生活。
 
                                                        
                                                    報告強調,財務穩定、身體健康、情緒健康與社交連結為長壽生活四大支柱。具備預算與收入評估者在各項指標上更具信心,顯示財務規劃是高品質長壽人生的根基。
富達提出五大行動策略:包括及早處理財務焦慮、推動科技理財、提前健康照護規劃、建立公眾信任、與促進整體福祉。李少傑總結指出,長壽人生應是令人期待的旅程,而非財務負擔。唯有透過早期規劃與制度支援,個人、企業與政府共同努力,方能讓民眾在更長的生命歷程中實現財務安全與生活品質。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