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稅務科技服務資深副總經理詹大緯指出,儘管許多企業已積極探索GAI應用,但真正能將其整合進日常業務流程的比例卻不到5%,顯示出落差與挑戰。他歸納出五大導入迷思,包括「誤以為GAI會全面取代人力」與「內部開發優於外部合作」等。實際調查顯示,內部開發失敗率是外部合作的兩倍。詹大緯強調,導入GAI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策略問題,應由業務單位主導,並選擇具備學習能力與流程整合特性的Agentic AI工具,同時結合外部專家協助,才能真正提升效率並發揮價值。

安永稅務科技服務經理劉蓁莉進一步分享實際應用成果。以費用報銷與憑證審核為例,傳統流程需要人工查詢、比對與簽核,不僅耗時,也容易出錯。導入Agentic AI後,系統可自動擷取資料、進行合規檢查、串聯多系統並完成電子簽核,流程全面轉型為高整合度的人機協作模式。這不僅縮短稽核與查詢時間,更大幅提升審核準確度。

由於Agentic AI具備語意理解與情境判斷能力,能處理非標準化情境與複雜決策,如金額異常、憑證不符或政策敏感項目,展現超越傳統RPA的智能審核效能。這樣的應用不僅優化財務流程,亦釋放財務團隊專注於策略性決策的空間。在稅務合規領域,安永也展示了AI每日自動蒐集各國稅務公告並建構知識庫的應用,企業可透過聊天機器人即時掌握法規變動,並由AI判斷是否影響申報義務,自動通知相關人員,進一步提升合規效率。

然而,效率與創新的背後,AI治理同樣不容忽視。安永諮詢服務總監翁立翰提醒,Agentic AI的應用伴隨資料偏差、隱私風險、不當使用與道德挑戰,必須納入完整治理框架。全球監管趨勢正在加速形成,臺灣已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金管會也發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指引》,個資保護委員會則規劃AI資料法制與第三方審查制度。翁立翰指出,企業若欲在生成式AI時代建立競爭優勢與社會信任,必須及早布局,從資料來源、模型透明度到使用者責任全面規劃,確保導入AI的合規性與永續性。

安永強調,企業導入Agentic AI若能兼顧策略、效率與治理,不僅可大幅提升財稅流程效能,更能在新一波AI浪潮中站穩腳步,奠定長遠競爭優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最低工資26日審議 電價已漲!企業盼工資勿漲逾「這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