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調查時間為9月5日至11日,共訪165位管理資產達4,260億美元的經理人。
在總體經濟展望上,認為未來一年全球成長將減弱的比例,由41%降至16%,顯示景氣預期大幅改善。但對通膨的擔憂升溫,預期通膨上升的經理人由淨18%增至淨24%。針對聯準會動向,30%認為理事華勒有望成為下屆主席;而在利率預期上,29%認為一年內將降息三次,30%預期降四次,另有17%預期降息五次以上。
資產配置方面,58%經理人認為股市高估,但股票配置仍從上月的淨14%加碼升至淨28%,為七個月高點。美股配置雖維持淨14%減碼,但比前月改善;歐股加碼幅度收斂至15%;日股持續減碼,新興市場亦由淨37%降至27%。至於債券配置,減碼幅度收斂至3%,39%未持有黃金,67%未持有加密貨幣。「做多科技七雄」依舊是最擁擠交易,其次為黃金。尾端風險中,26%經理人擔心「第二波通膨」,聯準會獨立性受損與美元貶值各24%,債券殖利率無序攀升則為22%。
在AI調查部分,48%認為AI股未泡沫化,50%認為AI已提升生產力,且高達73%認為AI有助抗通膨。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聯準會正召開市場矚目的利率會議,若如期重啟降息,投資人更關注未來降息路徑。自主席鮑爾於8月22日釋出鴿派訊號以來,市場已提前反映降息行情,須留意政策落地後的震盪。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在降息、AI驅動企業投資等利多下,景氣具韌性,第四季行情可期,但股市高檔震盪可能加劇,建議平衡型與債券資產分散波動,股市則逢震盪布局科技與創新產業。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降息將壓抑美元,加速全球分散投資,可選擇全球公債、新興市場公債、日本與印度股市,並搭配黃金基金提高多樣性。旗下多檔基金經理人觀點亦顯示,降息50至100個基點可為股債創造利多,美企在AI革命中具全球領先地位,新興市場雖受貿易政策影響,但企業展現再全球化的適應韌性。科技基金經理人指出,AI帶來的效率提升仍未完全反映在股價上,投資題材仍廣。日本市場則因公司治理改革與經濟正常化,成為最具alpha潛力的市場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