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操作方面,本週僅自營商站在買方,合計買超191.07億元;外資與投信則分別賣超104.96億元與38.93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7.18億元,整體呈現觀望氣氛。

廖炳焜表示,輝達第二季營收300.4億美元,年增56%,且自2023年中以來,生成式AI需求強勁推升營收,已連續九季年增超過五成。執行長黃仁勳也釋出產能與產品藍圖,包括GB200、B300與Blackwell Ultra全速增產,下一代Rubin平台順利推進,並預估至2030年AI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將達3至4兆美元,凸顯AI趨勢仍是全球投資主軸,對台灣相關供應鏈形成長線支撐。

除了輝達,蘋果即將於美國時間9月9日舉行「Awe dropping」秋季新品發表會亦備受矚目。市場預料將推出新款iPhone系列手機,帶動蘋概股供應鏈行情,增加盤面輪動契機。廖炳焜指出,AI與智慧裝置雙重驅動下,台灣電子與資通訊產品出口7月已創歷史新高,主計處更預測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4.5%,可望刷新近年高點。

投資布局上,他建議持續聚焦AI與高成長科技題材,包括2奈米晶圓代工供應鏈、IC設計、IP、雲端與邊緣運算、光通訊、低軌衛星、機器人及摺疊手機等,並可鎖定電子零組件、散熱及網通等次族群,掌握趨勢帶來的投資契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龍象大戰化身聯發科家庭日!2.5萬員工眷屬齊聚大巨蛋 安打全壘打捐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