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陳國軒在論壇前的Keynote致詞指出,AI已不再只是單純工具,而是「當代重要操作系統」。他舉例,美國多城市的自駕車服務已正式營運,每週乘客量達25萬人次;在醫療領域,AI能將新藥研發時程從4至6年縮短至僅1年,大幅提高精準度並改善醫療成果。他認為,台灣雖在半導體與AI伺服器產業具優勢,但整體AI競爭力在全球僅排名第21名,法規和商業化能力仍待提升。為此,經濟部推動「AI新十大建設」,並規劃「AI學」計畫,藉由人才認證與補助,擴大台灣AI人才庫,支持百工百業的AI應用。

緯穎科技董事長暨策略長 洪麗寗。呂承哲攝
緯穎科技董事長暨策略長 洪麗寗。呂承哲攝

洪麗甯則以緯穎的轉型歷程為例,說明AI落地的挑戰與策略。她指出,公司初期並未急於設定KPI,而是先鼓勵員工透過自主學習和內部分享,建立正向氛圍,讓同仁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嘗試新技術。待文化逐漸成形後,公司才在財務流程導入AI自動化,並邀請顧問協助,針對流程優化提出建議,開始著眼於ROI的實質效益。洪麗甯也分享個人經驗,自己日常會用Copilot、ChatGPT與Claude撰寫英文郵件、合約摘要與演講稿,讓她能將更多心力放在策略與創意工作。她強調,AI推行應有階段性,不應以裁員為驅動,而要培養員工好奇心與想像力,逐步將AI內化為日常技能。這種「軟性導入」方式,才能兼顧效率與信任,帶來真正的轉型成果。

微軟台灣總經理卞志祥則以個人經驗說明AI如何進入生活與工作。他透露,自己每天使用AI約30次,最近甚至透過研究型AI協助孩子申請美國大學。在公司內部,微軟已廣泛導入Copilot,協助進行市場競爭分析與議題篩選。他認為,AI正逐步成為「數位員工」,未來每位員工都必須具備AI管理能力。他提醒領導者,若想有效善用AI,必須保持開放心態與好奇心,因為「人機共生」時代已然來臨。

台新銀行個金總處處長包國儀則指出,金融業人力長期吃緊,AI客服的導入能有效減輕前線壓力,尤其是在多語言服務上已有實際成效。但她也強調,金融業對資料安全與個資保護的要求極為嚴格,因此導入AI必須謹慎,不能「為用而用」,而應從業務需求出發。她預期,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透過AI應用,客服量可逐步減輕三至五成,讓人力更有效配置。

台灣女董事協會舉辦「智策變局 韌領未來 2025剛柔並濟大未來」論壇第一場「CEO的AI修練與成長」。呂承哲攝
台灣女董事協會舉辦「智策變局 韌領未來 2025剛柔並濟大未來」論壇第一場「CEO的AI修練與成長」。呂承哲攝

論壇同時呼應《女性治理白皮書》調查,顯示台灣女性領導者在AI應用上普遍具超前意識,特別重視「負責任的AI」。調查指出,高達73%的女性領導企業已投資AI,其中56%已著手建構AI治理框架,比例甚至高於美國企業。更有91%女性領導者鼓勵員工學習AI,而非過度依賴外部招募,展現以文化育才的韌性思維。

論壇三位與談人皆指出,AI已成為企業轉型不可逆的核心動能。洪麗甯強調的「以文化推動AI」策略,點出領導者應以員工為中心,循序漸進導入AI,才能兼顧效率與組織韌性。這不僅呼應「剛柔並濟」的論壇主題,也展現台灣女性領導者如何在變局中找到平衡,將AI浪潮化為企業長遠成長的契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博通宣布輝達AI技術導入VCF 新增支援RTX PRO 6000伺服器版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