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金動能觀察,股票型ETF上週吸金278.79億美元,其中美股占比過半、淨流入145.03億美元,較前週增43%。歐洲也有17.46億美元淨流入,較上週倍增。反觀亞洲資金明顯淨流出,其中,中國34.76億美元、亞洲區整體21.42億美元、日本7.4億美元。產業方面,科技、金融與工業為資金流入最多領域,核心消費、不動產與公用事業則面臨資金流出。

隨著《大而美法案》過關,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未來十年財政赤字將增加3.3兆美元,引發債市壓力,美國公債指數近週下跌0.25%,但企業債與新興市場債則表現相對穩健。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若川普7月9日後對各國開徵關稅,可能稅率從10%至70%,雖短期具談判意圖,但仍可能擾動股債市場情緒,建議投資人以多元分散、全方位組合配置因應,核心可布局平衡型基金、複合債與非投資級債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馬修.席歐帕表示,若川普推動關稅重設,硬體與半導體將面臨衝擊,供應鏈重組或製造回流將推升成本,不利需求;但AI基礎建設領域相對具有韌性,網路服務、媒體與軟體等業者對關稅具抗性,建議長線可聚焦科技創新產業。

債市方面,富蘭克林指出近週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流入縮水六成至61.91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小幅流出8800萬美元,亞洲與歐洲債市則分別流入22.01億與12.85億美元。依信用等級區分,投資等級債出現11.69億美元資金流出,非投資級債獲11.65億美元淨流入。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認為,非投資級企業財務體質尚稱健康,違約風險溫和,技術面仍利多,供給端有限,形成需求大於供給的態勢。

全球債市部分,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許多新興國家通膨降至目標水準,央行維持寬鬆政策,且當地公債殖利率高於美國,在美元走弱下更具匯兌收益空間。看好亞洲、拉美與非洲等地區本幣債券資產於下半年表現潛力。富蘭克林強調,儘管全球政治與關稅風險仍存,但若能適度配置非美元資產,仍可在震盪市中捕捉機會。

延伸閱讀:關稅戰停90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人形機器人就是未來!瑞銀估2050達3億台 市場規模上看1.7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