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以「2025投資方向與策略」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強調,在美中AI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現在正進入關鍵時刻」。DeepSeek的出現,使輝達產業鏈面臨壓力。謝金河形容,美國企業砸大錢投資AI,就像開大餐廳,而中國的低成本AI,猶如開小吃店,相信未來會出現更多元的AI應用。謝金河表示,2025年的投資策略,可以關注以下重點。首先,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問世,未必是壞事,中國號稱做AI不見得要用尖端晶片,那麼,過去被忽視的半導體成熟製程,或許會出現轉機,「台灣很多公司蹲很久,最後也會開花結果。」

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以來,陸續對多國祭出關稅攻勢,使市場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認為,其實川普的政策目標很明確,就是削減政府開支、增加收入,改善美國的「資產負債表」,在此情況下,值得留意的投資標的,仍以科技股為主,尤其是「人工智慧(AI)的3駕馬車」。

由左至右分別為總體經濟學家暨政經評論家吳嘉隆、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財訊提供
由左至右分別為總體經濟學家暨政經評論家吳嘉隆、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財訊提供

川普呼籲各國產業去美國投資,就是要拉抬企業支出,由此可見,川普對企業的要求,重點不是關稅,而是投資。徐翊達強調,從這個角度來看,川普不太可能讓台積電「繳稅了事」,而是要「美國製造」,希望台積電在美國多蓋幾座晶圓廠。

至於2025年的具體投資方向,徐翊達表示,AI這個主題依然明確,包括AI伺服器、AI手機、自動駕駛等「3駕馬車」,仍持續發酵,今年可謂「AI檢驗年」,無論資本市場或消費市場,都在觀察AI應用的發展,大型科技公司則相當緊張,因為投入大筆資金,勢必要拿出成果。

吳嘉隆認為,川普用關稅迫使他國企業,去美國設廠生產,等於對美國帶來直接投資,可望使美股獲得上升趨勢的基本面,一旦美股表現好,對台股也有利。他直言,台積電去美國投資,成本增加的部分,姑且就把它想成川普的「保護費」,美國希望台積電在當地設廠,幫美國圓晶片製造這個夢,所謂美國優先,最重要的是製造業優先,製造業當中又是半導體優先,這個領域正是台灣使得上力的地方,因此等於是台灣優先。

吳嘉隆提到,美國如果想擋住中國的傾銷,就要「設圍牆把自己圍起來」,這回川普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都祭出關稅威脅,就是要建這座「圍牆」,把洗產地的漏洞填補好。至於藉由貨幣貶值來因應關稅的國家,則可能被美國認定為匯率操縱,一旦調查成立,恐遭美方施以懲罰性關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隨著美股進入高檔震盪整理 這檔高股息ETF具備防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