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佳峯表示,2025年川普再度回鍋,市場擔憂其政策可能推升通膨回升。然而,回顧歷史,共和黨總統時期通常支持寬鬆政策,降息機率較高。以川普上屆執政1.0為例,美國經濟政策多以刺激為主。當前美國通膨低於3%,聯準會已自2024年9月起連續三次預防性降息,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健,但市場對美債殖利率的敏感度仍高,投資人需審慎評估政策變動對市場情緒的影響。
美國公債殖利率自年初以來持續震盪,主要受到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投資氛圍時冷時熱。詹佳峯強調,投資人應避免過度恐慌,從歷史經驗來看,當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於基準利率上限時,往往是長天期債券「息利雙甜」的布局機會。他建議,關注殖利率波動帶來的中長期進場時機。
根據Bloomberg數據,2022年11月俄烏戰爭與聯準會激進升息期間,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於11月9日突破基準利率上限。若當時進場布局美國長天期公司債指數(ICE 20年期以上BBB美元公司債優選收益率指數),在1個月、3個月及6個月後,指數報酬分別達13.27%、14.50%及11.88%,均呈現正報酬,顯示利率高檔時進場具備潛在收益機會。
詹佳峯認為,對於中長期持有債券ETF的投資人而言,每當美國公債殖利率觸及相對高點時,市場的過度悲觀情緒往往是進場良機。以2025年美股股利殖利率僅約1.3%、台股殖利率約2.18%來看,美國投資等級企業債券成為具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BBB級企業債,其基本面穩健,指數殖利率已突破6%,當前進場可專注於收益率,而非急於追求債券資本利得。
投資等級債券中,美國長天期BBB級公司債相較A級公司債及公債,具備更高收益率與穩定信用級別,違約風險低。此外,ETF配息來自債券票息,不會影響本金。回顧過去降息期間,鎖定高票息BBB級投等債ETF,不僅能抵禦市場波動,還具備潛在資本利得,總報酬表現相對亮眼,成為2025年投資組合中的重要布局選擇。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