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逸德表示,華城電機在重電產業中擔任重電設備製造商以及綠能工程開發商,於於1969年在土城成立,今年已經55週年,在成立4年就承接台電重電設備訂單,90年代成為奇異公司在亞洲的主要供應商。甚至在外銷初期連續虧損6年,華城從不被信任,到成為離岸風電的主要核心開發商,營收也從前年不到80億元,到去年的139億元,今年挑戰200億元,毛利率則是從疫情前的16~18%,去年增至31%,今年第一季達到34%,EPS從前年1.7元,去年6.98元,依法人預估,今年至明年可以賺超過資本額。

相關新聞:2024董事學會年會|規模就是國際競爭力 蔡鴻青籲中小企業跟上

華城的股價更是從2017年的17.2元,到2023年底的340元,現在已超過930元。許逸德指出,華城市值從2年前的100多億元,到今天大約是2700億元,他也幽默提到,「資本市場的話是,豬在風口都會飛起來,但這句話沒有說明那個豬是怎麼聞到風的」,許逸德分享,華城的成長靠的是產業做強做大,解決顧客的痛點,向世界與台灣的標竿學習。

許逸德強調,產業隨科技發展而變化,智慧電網增加了分散式電源儲能的可能,成本降低帶來了賽道機會,華城外銷比例從去年的36%,今年第一季已超過45%,明年預期會超過一半以上。面對外國企業競爭,許逸德就分享華城董事長許邦福曾提過,「抵禦外商進入台灣,他們不會倒,所以要擁抱外商」,華城立志成為外商在台灣的最好朋友,成為國際大廠在台灣的維修中心和服務中心。

許逸德表示,華城從修理起家,現在不僅維修,也做緊急售後服務,參與顧客的綠能服務團隊,幫助他們取得案場的建置許可,建立良好關係,更在疫情期間,華城與客戶分擔增加的運費,增強了顧客對華城的依賴。

許逸德最後總結,了解產業,懂得遊戲規則,和玩得好的人學習,不走尋常路,才能實現彎道超車,「今天,我們已經知道豬是怎麼飛起來的」。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圖右)。彭欣偉攝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圖右)。彭欣偉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股陷盤整 3大指數小紅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