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音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暨電腦資訊博士,經歷世大積體電路總經理、台積電南廠區副總經理、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共同營運長、共同執行長等職位。更是在共同營運長期間,與時任台積電資深副總蔣尚義、魏哲家,在6個月內輪調研發、生產及客戶3大重要單位,劉德音也負責台積電首座12吋晶圓廠的興建任務,並在張忠謀2009年回鍋擔任執行長之際,對市場說明有疑慮的40奈米製程進度,獲得張忠謀賞識。

據報導指稱,張忠謀認為,劉德音性格內斂,適合替台積電決策把最後一關,與決策快速、適合領導公司業務的魏哲家有很高的互補性,讓魏哲家在領導公司的同時,能與台積電董事會做出良好溝通。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左)與董事長劉德音(右)資料照。路透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左)與董事長劉德音(右)資料照。路透

劉魏兩人接掌台積電後並非一帆風順,2018年8月發生電腦中毒事件,2019年1月發生光阻劑異常事件,當季認列相關損失61 億元,為電腦中毒事件損失金額的2.35倍。更大的挑戰在於,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大客戶華為於2019年遭到美國實體清單制裁,外界原先擔憂華為所造成的營收空缺會打擊台積電,不過在蘋果、聯發科、高通、輝達、AMD等客戶迅速補上缺口,台積電順利度過難關。

台積電能獲得客戶的信任,這點就得歸功於先進製程所提供的市場競爭優勢。張忠謀曾在2016年在台積電股東會上指出,7奈米製程是個相當重要的戰爭,主要對手是三星,聯電、格羅方德等競爭對手也還未退出先進製程競爭行列,當時誰勝誰負還很難得知。2018年交棒後,格羅方德、聯電則是先後放棄競爭先進製程,劉魏兩人完成7奈米製程的推動計畫,這也是台積電首度領先競爭對手,推出最先進製程的時刻。

台積電7奈米製程更在之後首度採用極紫外光微影技術(EUV)生產晶片,從此拉開了與三星的技術競爭差距,英特爾當時還卡在製程問題,直到多年後才想辦法急起直追。台積電在2020年推出5奈米製程,2023年量產3奈米製程,預計在2奈米導入奈米片(nanosheet)技術,預計2025年量產,台積電也正式從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跨入環繞閘極(GAA) 時代。

美國總統拜登(中)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美國廠機台進廠典禮。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拜登(中)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美國廠機台進廠典禮。資料照片

雖然在先進製程的優異表現,獲得客戶信賴,但這也讓台積電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由於全球供應鏈斷鏈,加上遠端需求推升消費電子的買氣爆棚,台灣在當時疫情表現又屬於全球優等生,訂單紛紛湧入台廠,更在2021年各國政府為了取得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的晶片產能,透過台灣政府與其溝通,甚至希望台積電等廠商可以前往當地設廠,一度引發「去台化」的猜想,但是劉德音數度表示,台積電一向深耕台灣,未來會持續在台灣設廠。

早在2019年,劉德音就透露,有美國官員關切台積電是否有機會在美國投資,當時由於補助相關的討論仍未到位,所以遲遲未有下文,直到2020年5月,台積電正式宣佈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成為台積電在全球布局的開端。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建廠情況。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建廠情況。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如今已經要興建到第三座晶圓廠,預計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將在2030年前生產;日本熊本一廠已經在今年量產,預計興建的第二座先晶圓廠,預計2027年量產;德國德勒斯登廠今年第四季動工,2027年量產;中國南京16廠持續擴充28奈米產能。

台積電持續擴大在全球布局,張忠謀雖然強調,在台灣生產才是台積電最大競爭優勢,不過,張忠謀也回應,劉魏兩人做的事情是目前需要的事,中間沒有任何衝突,他說明全球化分工是應該要做的理想做法,雖然現在各國趨勢是要自給自足,但還是要及時提醒,否則會發展到相當可怕的狀況。

此外,台積電美國廠時不時傳出有本地員工與台積電的文化水土不服,劉德音就曾表示,公司不要求美國廠員工做事方法一樣,但是要遵守台積電的核心價值,「若不願意值班,就不要來參加這個產業,這個產業不是靠有高薪,而是要真的有興趣」。

台積電。路透
台積電。路透

面對美中博弈,《經濟學人》2021年指出,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中心,如同20世紀石油重要運輸通道「荷姆茲海峽」,21世紀將由南韓、台灣所生產的晶片,成為如同石油般全球經濟命脈的關鍵。甚至還有「矽盾」稱呼台灣,認為在半導體產業保護下,可以阻擋中國犯台的動力。

劉德音在2023年6月法說提及,如果美中都認為他們不能沒有台積電,那台積電以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就能在穩定雙方在之間的緊張關係,扮演重要角色。劉德音也在2023年接受《紐時》專訪回應,他不認同「矽盾」的說法,認為中國不會因為半導體而決定要不要入侵台灣,這一切都取決於美中,想要維持怎樣的現狀。

劉德音資料照。路透
劉德音資料照。路透

劉德音則是在2023年12月19日,透過台積電發出的新聞稿,宣布將於今年股東會上後退休,市場傳言滿天飛,根據《今周刊》報導,劉德音想要退休的原因,主要是過去幾年來負責在國際上與各國政府、客戶協調,許多貴賓他都必須親自接待,加上台積電是專業經理人制度,之後還要推動台積電的ESG制度,劉德音已經70歲了,感覺到疲累所以決定退休。

劉德音預計會在股東會上發表退休感言,市場也期待由魏哲家帶領的團隊,會如何加強台積電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包括先進製程,以及如今AI浪潮下,不斷擴產仍供不應求的先進封裝CoWoS產能,甚至是在台灣五缺問題下,如何應對,都是新團隊要面對的挑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今開高走高一度攻破23000點 終場收在22,986.6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