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合纖(1409)今舉辦股東會,會中通過去年財務報告。會後吳東昇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雖然整體市況什麼時候要往上走很難判斷,但目前已看到纖維表現回溫,整體市況已經觸底,預計今年營運還是會比去年好。

產能安排部分,新纖總經理歐金達表示,因應充滿變數及競爭的2024年,新纖持續進行產品發展轉變,例如聚酯粒主要應用於民生用品,新纖擁有物理與化學回收產品,可滿足不同需求的客戶,其中泰國廠化學回收目前也已正常投產,越南則因為是化纖產業重要基地,後續會規劃生產加上貿易的模式展開營運;印尼方面正在談化纖合作案,預計今年底前定案。在美國等地設發貨倉庫,以因應運輸不確定性。他表示產品在美國、歐盟、日本、泰國等國家認證中。

熱門新聞:扣除AI產業成長因素不算 新任經長郭智輝:2030年前供電無虞

受惠於全世界對電動車的積極發展,新纖揚州廠也在2023年擴建第三條線,正好趕上這一波電動車的發展潮流。2024年各種運動賽事即將展開,化纖機台的稼動率從去年初最低的五、六成,目前已恢復到逾九成,品牌商及客戶需求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準。衣物回收部份已與幾個品牌商合作,開發新材料包括彈性纖維,積極與品牌商合作,邁入彈性纖維新領域。

開發新產品部分,新纖持續與國內外研發單位、下游客戶及原料供應商合作,小型聚合生產機台(POLY95)兼具研發功能,已經投產並開始量產高值化產品,未來將持續規劃類似的聚合設備。為更有效提升研發能量,新纖持續投資新研發機台以加速產品開發,預計2025年第2季試車,未來可進行更多高值化新材料開發,提升技術門檻。

吳東昇指出,地緣政治對產業確實有影響,若台灣沒有這些壓力,說不定股市表現會更好;雖然產業投資會考量地緣政治風險,但台灣整體的好處大過壞處,人才就是台灣重要的資產,加上資金充沛、社會制度自由民主,都是其他地方難尋的正面特質。

他表示敢回流的台商都是實力強勁的公司,現在台灣的問題是資源競爭,尤以人才需求的壓力最大,台灣雖擁有資金、人才等許多優勢,但現在產業界面臨缺人窘境,傳統產業面臨科技業磁吸競爭下,從基層到高層管理人員都缺人,希望政府可以多開放一點人才。

新纖轉投資的「幼獅青創村暨智慧園區」開發案,新纖子公司新光幼獅公司董事長羅時銓指出,目前已有新進度,第一期青創村與智慧物流園區將於明年2月底動工、預計2027年5月中旬完工,投資金額約新台幣50億元到60億元;第二期智慧製造園區則將於2027年5月動工、預計2030年5月中旬完工,投資金額有待估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今開高走高一度攻破23000點 終場收在22,986.6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