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重顯教授的團隊於2022年至2023年間,以3D列印方式研發出42公分長、4公斤重的小型機器狗進行步態控制和自主定位導航的概念驗證。隨後透過國科會的產學合作研究計畫,與量子黑客股份有限公司(蘿絲瑪莉義麵坊子公司)合作,進一步研發出2個版本的機器狗,分別為54公分長、16公斤重的寵物型機器狗Oliver,以及93公分長、40公斤重的工作型機器狗Dustin。

Oliver和Dustin皆具備自主定位導航能力,但各有不同的應用場景。Oliver適合居家環境,具備動作教導、AI視覺、語音和表情偵測等功能。而Dustin則專為工業巡檢和物品遞送設計,搭載各種工業用途感測器,並能結合Line Bot即時訊息回報。這兩個版本的雛形為臺灣機器狗產業開啟了新的發展契機。

相比國外,機器狗技術在臺灣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主要原因是工業用途機器狗價格昂貴、客製化服務和AI程式開發技術支援不足等問題。為了克服這些挑戰,郭重顯教授團隊專注於自主機器狗的研發,提供成本更低、客製化服務、更易整合的解決方案,以加速技術在國內的落地應用。

臺灣各產業面臨著嚴重的缺工問題,特別是傳統產業和服務業。機器狗的引入,能有效應對巡檢、搬運等需要移動和操作的工作環境,成為解決缺工問題的重要利器。未來,機器狗在臺灣的應用將有助於提升各產業的自動化程度,減輕勞動力短缺帶來的壓力。

AI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2024鴻海科技獎揭曉頒獎! 自駕安全、生物特徵辨識等創新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