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9家壽險公司已進行資產重分類挽救淨值危機,壽險公會也已向金管會申請收回逾3000億的外匯準備金,目前等待金管會核准。陳慧遊表示,提出收回外匯準備金的規劃事先跟保險局討論過。壽險公會總共提出4種回收門檻,回收金額介於600~1780億不等,最後由保險局拍板定案。

壽險業統計至今年10月底已累計3045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壽險公會本周二開會,周四向金管會遞公文向金管會提建議,希望爭取各公司明年6月底前,可申請適當收回外匯準備金,經損益表認列獲利後,轉入淨值項下「特別盈餘公積」幫助穩定淨值。

 

外匯準備金水位持續創歷史新高,若放在負債項下無法幫助提升淨值,明年台美利差仍持續擴大,避險成本估計比今年更高,加上資本市場波動劇烈難獲利,淨值仍存在下跌風險。

為了挽救淨值,南山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保誠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第一金人壽及富邦人壽9家壽險公司,已陸續公告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提升淨值。

陳慧遊表示,在資產重分類與回收外匯準備金二大救淨值措施下,壽險公司下半年淨值應該都可以「安全過關」,大家的保單都沒有問題,保戶可以安心。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